架构设计的短暂-为什么它总是无法一劳永逸 (架构设计 例子)
引言
架构是软件行业永恒不变的主题,演进是架构发展亘古不变的定律。正如IT圈那句名言所说,优秀的架构从不是一次性设计出来的,而是不断演进而来的。 技术总是服务于业务的,而业务需求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也就注定了系统架构的演进会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随着业务发展,用户体量、业务场景都在不断发生变化,为了满足不断迭代的需求,相应的软件系统也必须变得越来越完善,这也是系统架构演进的根本原因。 在业务变化的每个阶段,找到对应阶段系统所面临的问题,在不断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系统架构也就实现了不断的进化。好的架构,不仅能够降低IT成本,还能更好的保障系统质量,影响开发、测试及软件复杂性管理的整体效率,支持企业业务目标的计划编制。架构演进的难题与挑战
那么对于服务不同属性业务的软件而言,什么样的架构演进道路才是最合适、最正确的,技术负责人又该如何更好的处理系统架构演进这个持续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题与挑战呢? 难题一:如何把握演进时机 系统架构的演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把握适当的时机。如果演进过早,可能会增加不必要的开发、测试和部署成本;如果演进过晚,可能会影响业务发展。 难题二:如何选择合适的架构方案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微服务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架构方案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业务需求的架构方案,是一个难题。 难题三:如何平滑过渡到新架构 系统架构的演进往往需要大规模的改造,如何平滑过渡到新架构,避免对业务造成影响,是另一个难题。 难题四:如何保障系统稳定性 系统架构演进过程中,系统稳定性是必须保障的。如何避免演进过程中的系统故障,是技术负责人面临的一大挑战。架构演进的优秀实践
为了解决以上难题与挑战,许多企业在系统架构演进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优秀实践。 在即将于11月24-25日在深圳举办的WOT全球技术创新大会中,特别策划了「架构演进之路」专题,并邀请到了数字金融资深专家魏生、网易云音乐算法工程架构负责人李方健、平安银行数据库高级工程师林洁珍、货拉拉交易中台负责人张建磊四位技术专家,为大家分享不同企业软件系统架构演进的优秀实践,解读架构师、技术负责人该过程中的利弊权衡。 云音乐在线推搜架构演进 作为目前最主流的音乐产品之一,网易云音乐的搜推业务架构演进是如何进行的;高可用、高性能、可观测的在线架构该如何构建;一站式机器学习建模与可信效果评估又有哪些更为优质的解决方案? 在《支撑网易云音乐搜索推荐大规模应用的工程架构演进》主题演讲中,网易云音乐算法工程架构负责人李方健将围绕推荐/搜索在工程落地上关注的:在线服务、算法工程及实验评估三部分的思考和演进方向进行分享。 向量数据库应用与运维架构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向量非结构化数据库越来越普遍。Milvus作为一个专门处理向量查询的数据库,也成为了当下的热门数据库。 在《向量数据库Milvus应用及运维架构》主题演讲中,平安银行数据库高级工程师林洁珍将为听众介绍向量数据库Milvus的应用场景、与传统数据库的区别及优势、Milvus的架构设计以及管理维护经验。 银行IT系统架构演进 IT建设如今已经成为银行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银行系统非常复杂,而且这些年来,随着业务需求的变化与互联网的冲击,银行系统的架构也在不断演变与优化升级。 在《浅谈银行IT系统的架构演进之路》主题演讲中,本专题出品人、数字金融资深专家魏生将为听众体系化介绍银行科技系统的构成,以及不同领域关键系统架构演变中的一些实践,特别是难点、痛点、堵点的解决思路建议与思考。 货拉拉交易中台建设 货拉拉作为2022年全球完成订单量最大的物流交易平台,支持包括同城、跨城、搬家、企业、零担和后市场等多种业务。如何在稳定性高要求的情况下,整合多种业务,进行系统的升级建设,从而匹配进一步推动业务的发展,是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 在《货拉拉交易中台建设实践》主题演讲中,货拉拉交易中台负责人张建磊将带领听众了解货拉拉在交易系统升级过程中的具体实践贺创新探索。结语
系统架构演进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但也是企业保持竞争力所必须的。通过学习优秀实践,并结合自身业务特点,企业可以更好的应对系统架构演进过程中的难题与挑战。 欢迎大家参加WOT全球技术创新大会「架构演进之路」专题,与行业专家共同探讨系统架构演进之道。制定组织架构设计要注意哪些方面????
一般来说有普遍的有这么几个方面需要注意:1.企业组织结构的动态管理企业的组织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应该随时根据市场和客户的需要实施动态的组织变革,使企业永远充满活力。 企业的组织机构惟有实施动态管理,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 如一般传统的制造业,建议2-3年内对企业的组织结构进行一次检查,看市场上的适应度,检查客户的反映和满意度,如果需要调整,就要果断地进行组织调整,以最大限度地适应市场和客户的需要。 2.组织结构设计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很多企业在追求最佳的组织结构设计模式,实际上组织结构设计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 最合适是指满足下列条件:(1)最适应市场的需要;(2)最适应客户的需要;(3)操作最顺畅;(4)运行效率最高。 每个企业由于自己所处的市场环境、行业特点不同,组织结构的设计各有不同,就是同一行业、统一市场环境的企业由于地域不同、企业自身特点不同,组织结构也各不相同。 因此一个公司的组织结构不一定要模仿其他企业,而是要着重自身经验的总结和不断的改进。 3.恰当地处理“集权”和“分权”的关系权力过于集中,有助于企业防范各种经济风险,决策效率高,但往往会影响下属的积极性,有时决策人物变更或因出差等原因暂时离开时,就会影响企业的基层工作效率。 当权力分散时,虽然下属的积极性较高,基层工作效率也比较高,但是企业各自经济风险容易发生,企业高层的决策效率就会降低。 建议“适度分权”,即企业的决策权力相对集中后 ,对下属单位或个人采取“适度分权”办法。 4.关于正副职关系的处理在组织结构设计中,提倡不设或少设副职。 副职设置过多,分工不明确,设置相互交叉,从而造成工作上正副职之间、副职与副职之间矛盾很大,沟通不畅。 许多企业效仿国外企业的做法,实行“总监制”。 各总监在总经理的领导下分管各自的工作领域,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通常一个企业可以设置市场总监、运营总监、财务总监、行政总监等。 5。 设计好后需要验证正确性组织结构设计是否合理,要以操作的顺畅性和客户满意度来验证。 通常我们在组织结构设计半年或一年后,要在企业的内部和外部分别征求对企业组织结构的意见。 在企业的内部,主要是检查操作的顺畅性,可以通过高、中基层干部的满意度来评价,在企业的外部,主要是检查客户的满意度,如果内外的满意度在70%以上,就可以不做大的调整,如果在70%以下,就要重新考虑企业的主导业务流程是否有问题,组织结构是否要做大的调整。
架构师成长之路:到底什么是架构设计?该如何理解架构设计?
架构设计是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词,基本都烂大街了。
可是,到底什么是架构设计呢?估计很多人就回答不上来了。
下面就来详细聊聊什么是架构设计,以及对架构设计的一些基本认识。
软件架构设计指的是:对一个软件系统进行的架构定义、文档编写、维护和改进、并验证实现的一系列活动,架构设计的产物就是一个系统的架构。
架构设计实际上是一个过程,围绕着软件系统,对它的架构,进行定义、文档编写、维护和改进、并验证实现等,把这一系列活动组合起来,就是我们所说的架构设计。
架构设计的产物,也就是结果,就是架构,这也是架构和架构设计的关系。
架构设计是一门科学,这个已经是业界共识。但是作为一门科学来讲,它一定要有它自己的基础理论,基础方法,也会有一些实现的方法论。
架构设计作为一门科学来说,还很不成熟。目前架构设计的基础理论还不是很完善,方法论上,更是百花齐放,大家都还处于一个探索的阶段。
从科学上来讲,架构设计主要关注架构设计过程当中的:技术、流程、资源、方法;以及如何去完善并改进架构。
刚讲到架构设计这门科学还很不成熟,再加上技术领域更新很快,新技术、新思想、新方法 层出不穷。
我们总会面对很多新兴的、没有先例的系统,可能会应用新的框架、新的技术、新的解决方案来实现系统。
因此,做架构设计的时候,是需要一定的创造力的。当然,艺术细胞缺乏的人员也不用太担心,架构设计上还是有很多是有章可循的,多半是在已有的架构体系上去做一些微调,微创新,并不是完全从零开始。
架构设计不是一蹴而就的,通常也是由粗到精,刚开始,可能只有一个粗略的架构设计,然后不断迭代和演化,逐步推进,去完善和细化,这样的过程。
这个可能有些人不太理解,认为说,软功过程里面,不是有专门的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的时间吗?架构设计不就是在这些设计阶段去完成的吗?做完设计了,把文档发下去,不就没事了吗?
有些公司也是这么干的,实际上这是有问题的。
架构设计会跨越软工的完整流程,对于一些大型的或者是重要的项目,可能立项期间,架构师就要参与,做一些粗略的架构规划,有两个基本的原因:
1:能不能做得了这件事 2:按照粗略的架构规划做下去,大致的成本会有多大
立项的时候,就要去考虑你的成本,风险和投资收益。
也就是说,立项的时候,架构师可能就需要参与,那就更不用说需求阶段、设计阶段了,架构师是肯定要参与的,前面讲需求分析的时候已经讲过了,这里就不多啰嗦。
到了编码阶段,有些人可能认为架构师是不参与的,这是不对的。架构师需要参与,只是参与的少一些,主要是一些重点、难点的地方,或者是公共基础功能,由架构师来实现。
另外在编码阶段,架构师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确保开发人员按照架构设计去实现,不要乱做。这就需要两个基本的方式,一个是架构师要把架构设计的成果,跟开发人员讲解清楚,并不断沟通;另外一个就是要不断检查,Review,以确保架构设计的落地实现不出大的偏差。
后面的测试、部署、运维等阶段,架构师要做一些技术咨询,或者是技术指导的工作。架构设计里面,本来就包含部署架构的设计,因此,架构师也会参与这些阶段,只是参与的少一些。
总之,架构设计需要关注所有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参与系统设计实现的所有人员,也都是系统的利益相关者,自然而然的,架构设计就需要贯穿软工的整个流程了。
一个系统,要关注的方方面面是很多的,利益相关者也很多,大家关注点各有不同。
这就意味着,在做架构设计的时候,需要不断去做决策,在众多关注点中去寻求平衡,所以有人说,做架构设计,就是一种玩平衡的艺术。
比如:从技术上讲,A+B的方式是性能最高的;但是从成本上来看,A+C是最合适的。可能最后综合权衡后,B+C是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这种需要考虑的平衡很多,比如:技术和成本的平衡;方案适用性年限的平衡,是满足1-3年就够了,还是要考虑8-10年;技术方案和当前开发人员技能的平衡;性能和成本的平衡等等,非常多。
架构设计是一个过程,需要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去考虑各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并不断折中平衡,因此架构设计的产物,也就是架构,自然就是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共识了。
要做出好的架构设计,经验是不可或缺的,不会每次都是从零开始。
比如以前做过类似的系统;或者是学习到的一些好的架构模式,设计模式,一些现成的组件;或者是一些开源的框架等等的,这些我们都可以看成是可重用的资源。
我们做架构设计的时候,需要不断去积累这样子的可重用资源,形成自己的工具箱。这样当我们在做一个系统的架构设计的时候,就有了很多备用的工具或手段。
有了这些经验和资源的积累,会使得新系统的架构设计变得更容易。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或采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网站刊发此文旨在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内容等问题,请联系本网,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同时,本网站不对所刊发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原创性等进行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对于因使用或依赖本文内容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