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码 > DDIA-揭示批处理和MPP数据库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

DDIA-揭示批处理和MPP数据库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

admin7个月前 (04-15)数码21

我们在讨论串起MapReduce工作流的算法时,一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当工作流结束后,处理结果是什么?我们一开始是为什么要跑这些任务来着?

揭示批处理和MPP数据库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

事务型和分析型处理

对于数据库查询场景,我们会区分事务型处理场景(OLTP)和分析性场景(OLAP)。

OLTP场景下的查询通常只会涉及很小的一个数据子集,因此通常会使用索引加速查询,然后将结果展示给用户(例如,使用网页展示)。

OLAP场景下的查询通常会扫描大量的数据记录,执行分组(grouping)和聚集(aggregating)等统计操作,然后以报表的形式呈现给用户:比如某个指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依据某种排序方式的前十个数据条目、将数据按子类分解并统计其分布。这些报表通常会用于辅助分析员或者经理进行商业决策。

批处理

批处理既不是事务型,也不是分析型。从输入数据量的角度来说,批处理更接近分析型任务。一组MapReduce任务组成的执行流通常和用于分析型的SQL查询并不相同(参见Hadoop和分布式数据库的对比)。批处理的输出通常不是一个报表,而是另外某种格式的数据。

构建查询索引

谷歌发明MapReduce大数据处理框架的最初动机就是解决搜索引擎的索引问题,开始时通过5~10个MapReduce工作流来为搜索引擎来构建索引。尽管谷歌后面将MapReduce使用拓展到了其他场景,仔细考察构建搜索引擎索引的过程,有助于深入地了解MapReduce(当然,即使到今天,HadoopMapReduce仍不失为一个给Lucene/Solr构建索引的好办法)。

倒排索引是一个词表(thetermdictionary),利用该词表,你可以针对关键词快速地查出对应文档列表(thepostingslist)。索引还需要很多其他信息,包括相关度,拼写订正,同义词合并等等,但其背后的原理是不变的。

如果你想在一个固定文档集合上构建全文索引,批处理非常合适且高效:构建这种按文档分区(document-partitioned,与term-partitioned相对,参见分片和次级索引)的索引,可以很好地并发生成。由于使用关键词进行索引查询是一种只读操作,因此,这些索引文件一旦构建完成,就是不可变的(immutable)。

如果被索引的文档集发生变动,一种应对策略是,定期针对所有文档重跑全量索引构建工作流(workflow),并在索引构建完时使用新的索引对旧的进行整体替换。如果两次构建之间,仅有一小部分文档发生了变动,则这种方法代价实在有点高。但也有优点,索引构建过程很好理解:文档进去,索引出来。

我们也可以增量式的构建索引。如果你想增加、删除或者更新文档集,Lucene就会构建新的索引片段,并且异步地将其与原有索引进行归并(merge)和压实(compact)。

以KV存储承接批处理输出

搜索索引只是批处理工作流一种可能的输出。批处理其他的用途还包括构建机器学习系统,如分类器(classifiers,如废品邮件过滤,同义词检测,图片识别)和推荐系统(recommendationsystem,如你可能认识的人,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或者相关的检索)。

这些批处理任务的输出通常在某种程度是数据库:如,一个可以通过用户ID来查询其可能认识的人列表的数据库,或者一个可以通过产品ID来查询相关产品的数据库。

最直观的做法是将批处理的结果导出为CSV文件,然后使用导入工具将数据导入到数据库中。但是,这种方法有一些缺点,例如效率低下和数据完整性问题。

一个更好的方法是使用分布式键值(KV)存储,如HBase或Cassandra。KV存储可以提供高吞吐量和低延迟的读写访问,并且可以轻松扩展到处理大量数据。批处理工作流可以将输出直接写入KV存储,然后web应用程序可以使用简单的API来查询数据。

结论

批处理工作流的输出可以在多种场景中使用,包括构建搜索索引、训练机器学习模型和承接web应用程序的查询。选择输出方法时,需要考虑数据大小、处理速度和数据一致性等因素。KV存储提供了一种高效且可伸缩的方法来承接批处理输出,并且可以轻松与web应用程序集成。


下面哪些是storm计算模型的使用场景

Storm是一个分布式的、可靠的、容错的数据流处理系统(流式计算框架,可以和mapreduce的离线计算框架对比理解)。 整个任务被委派给不同的组件,每个组件负责一个简单的特定的处理任务。 Storm集群的输入流是一个叫spout的组件负责接入处理。 spout把数据传给bolt组件,bolt组件可以对数据完成某种转化。 bolt组件可以把数据持久化,或者传送到其他的bolt。 可以把Storm集群想象成一个bolt组件链,每个组件负责对spout流入的数据(也可以是其他bolt流入的数据)进行某种形式的处理。 有个简单的例子可以说明这个概念。 昨晚我看新闻,节目中发言人在谈论政治家以及他们在不用领域的立场。 他们不停地在重复一些不同的名字,这时我想知道他们提到的每个名字出现的次数是否一样,还是在某些名字被提及次数更多。 把发言人的言语想象成数据的输入流。 我们可以定义一个spout从文件(通过socket、HTTP或者其他方式)读取这些输入。 当几行文本到来时,spout把它们传送给bolt,bolt负责把文本分词。 接着数据流被传送到另外一个bolt,这个bolt负责在一个已经定义好的政治家名单进行比对。 如果匹配到了,将数据库中对应的名字的计数加1。 任何时候你想看结果,只要从数据库中查询就可以,因为当数据到达时整个过程都是实时更新的。 这过程中所有的组件(spout和bolt)以及他们之间的连接被称为拓扑(topology)(见图表 1-1)。 现在很容易想象定义每个bolt和spout并行度,这样可以无限地扩展整个拓扑。 很神奇,对吧?尽管前面讲的只是一个简单的例子,不过你大概已经隐约感觉到Storm的强大了。 那么,Storm适用什么应用场景呢?数据流处理:正如上述的例子,Storm不像其他流处理系统,因为Storm不需要中间队列。 持续计算:持续地向客户端发送数据,它们可以实时的更新以及展现数据,比如网站指标。 分布式远程过程调用:轻松地并行化CPU密集型操作。 (补充)从业务场景上,举例说明Storm的可以处理的具体业务(这部分是黄崇远总结的,觉得比较全面,摘抄在此)条件过滤:这是Storm最基本的处理方式,对符合条件的数据进行实时过滤,将符合条件的数据保存下来,这种实时查询的业务需求再实际应用中很常见。 中间计算:我们需要改变数据中某一个字段(例如是数值),我们需要利用一个中间值经过计算(值比较、求和、求平均等等)后改变该值,然后将数据重新输出。 求TopN:相信大家对TopN类的业务需求也比较熟悉,在规定时间窗口内,统计数据出现的TopN,该类处理在购物及电商业务需求中,比较常见。 推荐系统:有时候在实时处理时会从mysql及hadoop中获取数据库中的信息,例如在电影推荐系统中,传入数据为:用户当前点播电影信息,从数据库中获取的是该用户之前的一些点播电影信息统计,例如点播最多的电影类型、最近点播的电影类型,及其社交关系中点播信息,结合本次点击及从数据库中获取的信息,生成推荐数据,推荐给该用户。 并且该次点击记录将会更新其数据库中的参考信息,这样就是实现了简单的智能推荐。 分布式RPC:Storm有对RPC进行专门的设计,分布式RPC用于对Storm上大量的函数进行并行计算,最后将结果返回给客户端。 批处理:所谓批处理就是数据积攒到一定触发条件,就批量输出,所谓的触发条件类似事件窗口到了,统计数量够了即检测到某种数据传入等等。 热度统计:热度统计实现依赖于Storm提供的TimeCacheMap数据结构,现在可能推荐用RotatingMap,关于这两个数据结构的源码分析,移步Storm TimeCacheMap RotatingMap源码分析,该结构能够在内存中保存近期活跃的对象。 我们可以使用它来实现例如论坛中热帖排行计算等。

在SQL数据库中,什么叫批处理?

批处理就是把一批SQL脚本按顺序执行!通常用GO来分割不同的批处理!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或采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网站刊发此文旨在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内容等问题,请联系本网,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同时,本网站不对所刊发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原创性等进行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对于因使用或依赖本文内容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标签: D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