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码 > 探索数字世界的魅力-科技与艺术的完美融合-虚拟偶像 (探索数字世界教案)

探索数字世界的魅力-科技与艺术的完美融合-虚拟偶像 (探索数字世界教案)

admin8个月前 (04-15)数码32

引言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见证了无数领域的巨大变革。其中,虚拟偶像的崛起是近年来最为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这些虚拟人物不仅引领了新的潮流,还为艺术与科技的结合提供了无限可能。

虚拟偶像的兴起

虚拟偶像,顾名思义,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创造出来的虚拟人物。这些虚拟偶像具有人类的特征和情感,但并非真实存在。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虚拟偶像涌现出来,吸引了数以万计的粉丝。

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虚拟偶像的崛起是科技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产物。一方面,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为虚拟偶像的创造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另一方面,艺术家们通过将传统艺术元素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打造出具有独特魅力的虚拟偶像。这种结合不仅打破了传统艺术的限制,还为艺术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创作平台。虚拟偶像的设计风格多样,可以融合动漫、游戏、时尚等各种元素,使得每一位虚拟偶像都具有独特的个性和魅力。

虚拟偶像的优势

与传统偶像相比,虚拟偶像具有许多优势。虚拟偶像不会受到时间、地点和环境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与粉丝互动。虚拟偶像的形象和声音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改变,使得粉丝们可以享受到更加个性化的体验。虚拟偶像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多种形式的表演,如虚拟演唱会、舞蹈等,为粉丝带来更加震撼的视听享受。

虚拟偶像的影响

虚拟偶像的影响力正在逐渐扩大。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为虚拟偶像的粉丝,这种影响力也在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例如,虚拟偶像代言的广告和产品受到热烈追捧,成为年轻人的新宠;虚拟偶像的音乐作品在音乐平台上获得了大量点击和下载;甚至有些虚拟偶像还开设了自己的品牌和周边产品,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力。虚拟偶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统娱乐产业。越来越多的传统艺人开始尝试与虚拟偶像合作,共同打造新的音乐、影视作品等,为观众带来更加丰富的视听体验。同时,这也为传统艺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平台,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和魅力。

结语

虚拟偶像的崛起是科技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体现,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这种结合不仅为我们带来了全新的艺术形式和体验方式,还为传统艺术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艺术的不断创新,我们相信虚拟偶像将会在更多领域发挥其独特的优势和魅力,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加美好的体验和享受。

现代舞台中的跨媒介数字艺术设计:跨媒介阅读

[摘 要]高新科技催生的跨媒介舞台表现形式,是艺术创意产业中深具活力和潜力的部分,标示了数字艺术发展的未来。 从新媒体的产生、发展到普及化,跨媒介数字艺术正在成为现代大型舞台表演设计中的新宠。 本文初步探索了LED显示技术、声光电数字技术、混合现实技术、全息影像技术等数字艺术前沿手段在现代舞台设计中的创新性应用。 [关键词]跨媒介 数字艺术 舞台设计新媒介技术的强势崛起带来了人类生存方式的全面变革, 一种现代科技与艺术手法相结合的新型文化业态——“数字艺术”应运而生。 广义的数字艺术以数字技术为载体、以互联网为媒介传播手段的艺术创意及表达方法,是艺术、科技、文化、传媒、影视等领域的高度融合和交叉,包括交互媒体、数字影像艺术、虚拟现实、新媒体艺术等。 相对于传统艺术,数字艺术在传播、存储、复制等各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现代舞台表演为数字艺术应用开辟了一个巨大的潜力市场。 随着新媒体手段的日益丰富,更多的艺术表达形式开始使用数字化展示方案,跨媒介数字艺术给舞台表演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使舞台设计出现了革命性转型。 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开幕式、闭幕式表演为标志,中国的跨媒介数字艺术走向了国际舞台。 从数字艺术的产生、发展到今日的广泛运用,跨媒体艺术正在成为大型舞台表演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中坚力量。 有机融合多元艺术表现载体和形式,能够有效突破单一艺术的表现局限。 为此,本文初步探索了LED显示技术、声光电数字技术、混合现实技术、全息影像技术等在现代舞台设计中的创新性应用。 LED显示技术的诞生,深刻影响了舞台装饰艺术。 近年来,LED屏凭借着高亮度、低电压、功耗小、寿命长、容易拼接等优势,被广泛应用到舞台设计中。 高亮度可以让舞台更加绚丽多彩,易组合拼接更是赋予舞台灵动和生命。 LED屏可按需被打造成各种形态,既能作为背景屏使用,也可作为舞台道具被随意装饰和布景,具有很大的可塑性。 而低能耗、性能稳定、寿命持久又是舞台安全的最佳保证。 高性能的全彩LED屏一出现即成为舞台设计的新宠,从小舞台剧到大型文艺会演,它的身影都异常璀璨。 声光电的技术嬗变与舞台效果的发展是并存的。 目前,舞台声音的运用也融入了高新科技成分。 跨媒介技术使舞台的纵深空间大大拓展,舞台音效的层次也更加丰富了。 数字技术业已成为舞台音效的重要表现手段。 例如,八声道可以营造出一个立体的空间声音场,其间的观众能清晰听到雨水沿着屋檐的铁皮雨管从左边流到右边,能听到风从左边的树梢上吹过,亦能听到右前方鸟儿的啼鸣。 以往这些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感受,现在通过多声道的控制,完全能为观众营造极致的现场视听效果。 舞台布光系统作为演出空间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情节发展对人物内心和特定场景进行的全方位灯光设计。 有一套名为“WYSIWYG”(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Get)的艺术灯光三维设计软件,可帮助灯光师在完全没有设备和环境的条件下,根据现有环境结构图与设备清单,利用电脑虚拟技术,在电脑上组合每场演出所需的舞台大小、形状, 再配上吊挂、各类灯具,经过配接、加上回路、色彩,可模拟真正演出时的一切效果。 以百老汇的经典名剧《猫》为例,运用声、光、电等各种现代技术手段创造出梦幻般的舞美效果,其强烈的视听冲击力让观众真正置身于猫的世界。 从天而降的大鞋、巨型下水道口、猫通向天国的长廊,这些大型道具在全电子控制下制造出让人瞠目结舌的视觉效果。 舞台虚拟互动系统结合了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数字图像技术,其核心技术是“混合现实”。 混合现实技术通过计算机产生影像,提供给观众一个可感观的虚拟客观世界。 这种技术缩短了虚拟效果和现实混合的后期制作时间,让人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现实环境和虚拟物品的同时空特质。 现代大型舞台表演的多媒体艺术囊括实时混合现实的尖端技术,将有利于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的融合,让人们在现实世界中“身临其境”地感受虚拟空间所存在的事物,给观众带来更强的感官感受和更具吸引力的舞台意境。 近年来,戏剧界不断进行多媒体戏剧的尝试,在作品中已采用了一些影像与互动媒体技术作为叙事表现手段,将248影像与表演两个空间互相交错,演员可以与电脑制作出来的虚拟角色在舞台上进行对话交流甚至舞蹈,营造出更多元的艺术体验。 譬如,中国音乐剧《蝶》就将先进的混合现实技术和动漫技术融入剧中,以全息虚拟造像的影像技术来代替演员和LED大屏幕动画出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舞台空间都得到了更大的扩展,让人赞不绝口。 舞台三维仿真技术可以大大提高舞台控制系统的可视性和便捷性。 使用者可从多个视角、多个层次来观察单个舞台设备,还能观察设备之间的位置、互联等关系,在第一时间从虚拟模型中获得足够的数据。 操作人员可以任意移动、缩放及旋转画面,可从任意视角对任意设备及相关环境进行观察。 在标准的虚拟现实控制系统界面,操作人员能通过友好的界面任意选择、查看想要得到的设备信息;另外,还可根据客户的要求,直接从3D画面中选择设备及提取设备参数的功能。 虚拟场景、表格及选项菜单相结合,使3D控制系统可以实现设备操控的“所见即所得、所见即所想”,所有舞台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都以最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客户。 2010年日本世嘉公司举办的一场名为“初音之日”的3D全息影像演唱会就充分展示了跨媒介艺术创意方法集成的舞台效果。 此次演唱会采用了一款3D全息透明屏幕来全方位显示“初音”这个虚拟的3D卡通动画人物形象。 观众无论从任何位置观看,舞台上投射出来的虚拟动画人物都是明亮、清晰、完整的影像。 全息投影技术营造出一个完全虚拟化人物在现实舞台上的表演。 全数字化的交互体验不仅更人性化,而且带来了各种触控程序开发的可能性。 总之,高新科技催生的跨媒介舞台表现形式,是艺术创意产业中深具活力和潜力的部分,标示了数字艺术发展的未来。 为了创设前卫性、艺术性、感染力强的高端数字化舞台展示平台, 开发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表演模式及技术应用是设计的关键环节。 若能集合4D技术、实时在线剪辑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全息投影技术等最前沿的舞台技术手段,再配以灯光、音效等数码编程,就能实现舞台效果的自动化、程序化控制,从而提升舞台表演的眼球引爆力和情境感染力。 固然,科技是引导整个数字艺术发展的关键要素,但要让尖端数字技术服务于舞台效果,还必须集合独具创意的人文思想和艺术化的表现手法。 多元化的数字技术为舞台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而艺术的革新也将带动舞台技术走向更具人性化、体验化的未来。 尤其是现代大型精品舞台表演集成项目的跨媒介艺术设计,更需要全方位整合音乐、舞蹈、戏剧、影视、动漫、虚拟表演、舞台美术、数字媒体、立体仿真等多元化的舞台元素,更需要探索既突出艺术本体又符合时代需要的艺术创新样式,拓展舞台或实景演出的展示空间,展现舞台魅力。 责任编辑:翁婷皓参考文献:[1]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概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2]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史[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3]尹韵公主.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1)[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4]张文俊.数字新媒体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虚拟人市场规模庞大,或达2700亿

虚拟人市场规模庞大,或达2700亿

虚拟人市场规模庞大,或达2700亿,虚拟人,是运用先进技术构建真人的“数字孪生”,放在元宇宙中看,是元宇宙的用户交互界面。虚拟人市场规模庞大,或达2700亿。

虚拟人市场规模庞大,或达2700亿1

秦霄贤、布瑞吉,还有一位名为“小漾”的数字主持人,作为“主持人+嘉宾团”的长驻阵容。同时,2022年江苏卫视跨年演唱会,通过最先进技术合成的虚拟人邓丽君现身舞台与当红歌手对唱。

受此影响,元旦以来截至1月5日的两个交易日,虚拟数字人概念火出圈,该板块期间累计上涨7.84%,远远跑赢上证指数(期间累计下跌1.23%)。不过,1月6日,虚拟数字人概念板块出现回调整理,整体下跌2.62%。

对此,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私募排排网研究主管刘有华表示,“虚拟数字人领域正处于发展阶段,其应用领域非常广阔,未来会随着虚拟数字在技术和内容丰富度方面而提升。目前虚拟数字人的商业化逻辑逐渐清晰,用户付费意愿也非常强,消费者规模不断扩大。可以预见,虚拟数字人领域未来拥有非常大的市场前景。”

虚拟数字人领域未来市场空间2700亿元

虚拟数字人是存在于非物理世界中,由计算机图形学、图形渲染、动作捕捉、深度学习、语音合成等计算机手段创造及使用,并具有多重人类特征(外貌特征、人类表演能力、人类交互能力等)的综合产物。随着AR/VR/XR等虚拟现实技术发展,虚拟人或将摆脱虚拟形象限制,映射到物理世界。虚拟人高度拟人化的特点使其区别于一般虚拟角色,从而能够承担更多社会功能。

科技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中信证券表示,从应用角度出发,虚拟人可分为塑造人设和形象、突出人格魅力的人格型虚拟人和突出实用价值的实用型虚拟人两大类,又细分为内容型和形象型,以及功能型和虚拟化身四个小类。人格型虚拟人技术壁垒相对有限,主要关注IP和运营能力:1.对于内容型虚拟人,核心在于其背后IP的价值和衍生能力;2.对于形象型虚拟人,从众多虚拟人中脱颖而出需要出色的人设打造和运营的能力。实用型虚拟人将成为元宇宙关键基础设施,核心在于技术能力,对建模、驱动、渲染、人工智能等技术水平要求较高。虚拟人商业模式和未来展望:我们认为虚拟人具备生命周期长、行为可控、多线程持久工作、思维和计算能力强、可塑性好等优势,技术成熟后商业前景十分广阔。

2021年以来,多家巨头公司纷纷推出虚拟数字人。其中,2021年12月份,万科评选出一位优秀新员工“崔筱盼”。据悉,“崔筱盼”于2021年2月1日正式“入职”,在系统算法的加持下,“崔筱盼”以远高于人类千百倍的效率,在各种应收/逾期提醒及工作异常侦测中大显身手。2022年1月1日零点,蓝色光标发布首个数字虚拟人“苏小妹”,这既是蓝色光标元宇宙战略的标志性落地,也将开启蓝色光标虚拟IP业务的全新布局。

在西南证券看来,虚拟人市场持续扩容,产业政策释放积极信号。其一,市场端:根据《虚拟数字人深度产业报告》披露,预计到2030年我国虚拟人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2700亿元;其二,政策端:自2017年起,我国将虚拟现实、AI等核心技术纳入鼓励类范围,同时提出加快推进虚拟现实产业发展。伴随技术升级迭代与制作成本下降,虚拟人C端应用或将大规模普及,行业有望进入发展快车道。

11只概念股获机构点赞

新年以来截至1月5日,虚拟数字人概念板块逆市崛起,其整体飙升近8%,丝路视觉、云南旅游等2只概念股期间累计涨幅均超20%,天神娱乐、博瑞传播、佳创视讯、蓝色光标、奥飞娱乐、中文在线等6只概念股期间累计涨幅也均在10%以上。

1月6日,虚拟数字人概念板块大幅下跌逾2.6%,有9只概念股股价实现上涨,云南旅游、飞利信涨幅均超6%。

对于今日虚拟数字人概念板块出现大幅回调,是否为“上车”机会?刘有华表示,“至于虚拟数字人赛道的‘上车’机会,这要看是上‘长途车’还是‘短途车’:短期来看,因为资金的追捧,已经积累了较大的涨幅,一定程度上透支了行业未来的成长性,但如果拉长周期来看,考虑到虚拟数字人产业市场增长空间,虚拟数字人产业是具有投资价值的赛道。”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对记者表示,“虚拟数字人属于新兴行业,通过虚拟实现的技术来展现一些场景,这种技术未来应用范围是比较广泛的,特别是在游戏领域应用比较多,当前商业化可能还需要时间,现在更多的是属于概念炒作。虚拟数字人是目前A股市场中的新赛道,所以最近表现比较突出,未来发展空间比较大的。虚拟数字人板块未来还需要研究基本面,具有业绩支撑的龙头企业可以重点关注。”杨德龙提醒投资者,近期该板块已涨幅过大,不宜重仓,不宜过度追高。

金鼎资产董事长龙灏对记者表示,“当下虚拟数字人产业处于起步期,其技术方案已经形成稳定格局,但在应用层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探索虚拟人拥有识别外界环境、与人交流互动能力方面的功能上,构建虚拟人在社交活动、军工及工业、医疗等方面应用产业链生态,也将成为未来元宇宙赛道的落地,其产业链上每一个应用层的落地都有望引起虚拟数字人赛道的波动,所以我们建议对相关细分行业中以人工智能、智能语音、虚拟平台及专业音频解决方案的龙头受益企业,每一次技术性的回踩都是介入良机。”

在行业未来发展一片向好的背景下,近期机构对虚拟数字人概念股的关注度也开始上升。同花顺数据统计发现,近30日内共有11只虚拟数字人概念股机构给予“买入”或“增持”等看好评级。其中,芒果超媒、平治信息、蓝色光标、捷成股份、风语筑、华扬联众等6只概念股期间均受到2次及以上机构联袂推荐,后市表现值得关注。

虚拟人市场规模庞大,或达2700亿2

1月4日,虚拟数字人板块大涨,截至发稿,丝路视觉()20cm涨停,云南旅游()、天神娱乐()10cm涨停,虹软科技、万兴科技()等个股涨超10%,浙文互联()、利欧股份()、网达软件()等个股纷纷跟涨。

虚拟“邓丽君”惊艳献唱 多位虚拟人亮相跨年晚会

12月31日,在江苏卫视跨年演唱会上,还原邓丽君形象及音色的虚拟人“邓丽君”与周深同台合唱《小城故事》《漫步人生路》和《大鱼》,惊艳全场,当晚江苏卫视成为首个收视率破3的频道。

据了解,虚拟“邓丽君”由好莱坞视效大厂数字王国通过虚拟人技术打造而成。融合机器学习加持下的高阶渲染系统“Mystique Live”,该项曾经在《复仇者联盟》系列中赋予“灭霸”灵魂的技术逐渐向实时捕捉、实时渲染和实时驱动倾斜;运用单一消费级摄像头即可同步追踪细微的面部表情,以塑造逼真且具备情感表现力的全实时化数字角色,虚拟邓丽君便是这一前沿应用的成果之一。

此外,今年的跨年活动中还有多位虚拟人亮相。东方卫视跨年晚会上黄明昊和自己的数字孪生形象同台,凤凰传奇以虚拟形象举办跨年演唱会,哔哩哔哩在跨年晚会上公开全新虚拟偶像女团四禧丸子,湖南卫视跨年晚会启用了虚拟主持人并在2022年1月1日首播的《你好,星期六()》节目中启用了虚拟主持人小漾,成为国内首个常驻且人格化培养的虚拟主持人。

品牌商家的虚拟人也大量涌现,如钟薛高推出特邀品鉴官阿喜Angie,屈臣氏推出屈晨曦Wilson,曼秀雷敦推出虚拟偶像小护士,美即推出M姐,哈啤推出哈酱等;蓝色光标()官方视频号于2021年12月31日发布首个虚拟人形象―苏小妹,官方公众号亦宣布与网络希壤达成战略合作。

开源证券指出,2022年1月底央视、各地方电视台及网络平台春晚,以及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文艺演出上,虚拟人有望获得更广泛的.应用,而品牌商家、广告营销公司、影视内容公司开发设计的虚拟人将不断出现。

虚拟数字人市场规模已超2000亿元

虚拟人,是运用先进技术构建真人的“数字孪生”,放在元宇宙中看,是元宇宙的用户交互界面。整个行业从20世纪初开始起步,随着CG、动作捕捉、AI等技术革新,行业经历探索期,初期,到2020年进入成长期,乘着元宇宙爆发的红利,虚拟人的形态和应用场景不断丰富。

2020年以来,不同类型虚拟人的商业模式随着行业的迅速成长,逐渐清晰。海内外虚拟KOL、虚拟偶像团体等引领潮流,形象风格多变,商业价值凸显;虚拟网红KOL 与时尚、美妆等品牌合作产生了较好的商业价值;服务型虚拟人在直播间实现24时不间断直播也给商家带来了更多盈利。

根据头豹研究所数据显示,当前虚拟数字人市场规模已超2000亿元。研究机构预计,到2030年,我国虚拟数字人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2700亿元,目前开发虚拟人的四大关键技术分别是建模、AI、动捕、渲染。长江证券聂宇霄表示,虚拟人为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之间提供了具备更强视觉效果、更佳沉浸体验以及更有情感温度的交互方式,是实现元宇宙的必要元素之一,产业正开始进入加速期。

A股布局公司

据国泰君安研报,目前布局数字虚拟人的A股上市公司包括,芒果超媒()、蓝色光标、捷成股份()、新华网()、新国脉()等。

虚拟人市场规模庞大,或达2700亿3

最近,虚拟人刷屏了!比如演唱会上和周深合唱的“邓丽君”、登上某综艺节目的“爱加”、出演短剧两个月内吸粉800万的“柳夜熙”和美女学霸“华智冰”、谷爱凌的数智分身meet gu等,各行各业都在推出虚拟人。

那么,虎年会迎来虚拟人出生潮吗?今年会不会成为虚拟人元年?

央视财经主持人周运在本期《财运道道道》中提到,虚拟人早就出现了。但1982年诞生于日本的虚拟歌手“林明美”和前几天的“邓丽君”都只能算是数字人,因为互动交流得靠真人控制,并没有人工智能介入,可以说和qq秀皮肤差不多。

而2007年诞生的初音未来和2012年诞生的洛天依,才算是无真人原型的纯合成模拟。

其实去年,就被认为是元宇宙元年,虚拟人作为一种进入元宇宙的人机交互界面的概念,再次火起来,这背后的一大动力就是创造虚拟人的硬件便宜了。

有网友就想问了:这么多虚拟偶像出现,靠啥变现?粉丝会买单吗?据了解,虚拟偶像变现的方式主要包含 平台会员费、直播打赏、品牌代言,以及舞台出场费 等。

这些不吃不喝、不会翻车的虚拟偶像,成本也不低。虽然现在虚拟数字人市场规模已超2000亿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2700亿元,但拥有800多万粉丝的柳夜熙,都还没盈利,还处于烧钱造势吸粉的阶段。

而且有调查显示,愿意为虚拟偶像花费500元以上的人群仅占比6.3%,意愿也还是比较低。现在虚拟人“入侵”各行各业,我们会被虚拟人抢饭碗吗?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或采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网站刊发此文旨在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内容等问题,请联系本网,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同时,本网站不对所刊发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原创性等进行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对于因使用或依赖本文内容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标签: 虚拟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