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将增加Copilot专用按键-推动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 (微软扩展)
微软最近宣布,将在PC键盘上新增一个专门用于人工智能助手Copilot的键。这意味着2024年将成为一个充满人工智能的时代,从硬件到软件都将融入人工智能,打造真正的AIPC。
微软希望2024年成为AIPC元年,并将通过对Windows PC上的键盘进行重大改动来拉开序幕。用户只需按下键盘上的一个按钮,就能快速进入微软人工智能驱动的Windows Copilot体验。
Copilot键位置
从微软官方发布的图片来看,新的Copilot键位于Windows键盘右侧Alt键右侧,这意味着它将取代标准布局中的菜单键。未来,它也可能与其他按键组合成快捷键。
Copilot键的作用
微软积极地将Copilot推向Windows 11和Edge浏览器。通过加入专用的物理按键,让用户感觉人工智能像原生一样,而不是一个附加组件。
按下Copilot键后,用户就能一键召唤Windows操作系统中的AI助手Copilot,协助完成绘图、写邮件和总结文本等工作。微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人工智能无缝参与到用户的日常使用中,成为PC进入人工智能世界的入口。
Copilot键的意义
微软执行副总裁兼消费者首席营销官Yusuf Mehdi表示:“Copilot键是近三十年来Windows PC键盘布局的首次重大改变。将近30年前,我们在PC键盘上引入了Windows键,使全世界的人们都能与Windows进行交互。我们将此视为Windows发展历程中的又一个变革性时刻,Copilot将成为PC上人工智能世界的切入点。”
Copilot键的加入预示着PC上深刻的变化即将到来。人工智能将不再是附加功能,而是用户日常使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Copilot键将成为用户解锁人工智能潜力的钥匙,让用户能够更高效、更轻松地完成各种任务。
总结
微软在PC键盘上新增Copilot键,是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标志着人工智能正从实验室和研究中心走向大众。Copilot键将成为用户进入人工智能世界的入口,让用户能够更轻松、更有效地利用人工智能。随着微软继续开发和完善Copilot,我们可以期待人工智能在个人电脑上的作用越来越大。
用AI让NPC“鲜活”起来,微软和英伟达要颠覆游戏
在游戏界,技术革新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重塑NPC的鲜活体验。微软和英伟达,两大巨头携手,正试图通过人工智能颠覆游戏开发的传统模式,以提升效率和游戏的真实感。这场技术风暴的焦点,落在了Avatar Cloud Engine(ACE)和微软的AI“角色引擎”上。
英伟达在2024 CES上展示了ACE,这个革命性的技术让NPC具备了实时语音、对话和情感表达,仿佛是游戏中的真人互动。在《赛博朋克2077》的展示中,NPC能够流畅地回应玩家的问题,展现出丰富的个性,这已让育碧、腾讯、网易和米哈游等大厂纷纷跟进。这些技术的引入,旨在通过AI的力量为NPC注入生命,提升玩家的沉浸感,同时减轻开发者的压力。
微软则与AI初创公司Inworld联手,推出基于AI的角色引擎和Copilot助理,通过生成式AI驱动NPC的行为,使它们能够根据玩家动作实时反应,进一步增强了游戏的真实感。微软强调,这项技术旨在降低开发成本,同时提升游戏的互动性和娱乐价值。
游戏厂商对新技术的热烈反应,源于当前游戏开发成本的飙升。高昂的成本迫使《星空》和《赛博朋克2077》这样的大作不得不面对延期和质量问题。《星空》的内部测试显示,优化和BUG问题严重到影响了游戏体验,而《赛博朋克2077》则因股东压力和开发周期过长而陷入困境。这样的例子揭示了游戏制作的复杂性和对技术进步的依赖性。
3A游戏的挑战在于打造庞大而精细的世界观和内容。《荒野大镖客2》的1000多名NPC,每个都有定制美术和配音,这样的作品背后是数亿美元的投入和数年的时间。然而,过去的AI技术无法提供足够深度和定制化的叙事,而今的AIGC技术进步,让生成的故事接近人类作品,这无疑为游戏开发者打开了新的创作可能。
如今,NPC的“自动化互动叙事”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游戏界的技术革新带来的现实。微软和英伟达的举措预示着,游戏体验将不再受限于人力,而是借助AI的力量,让NPC变得更加生动、真实,从而推动整个游戏行业的革新和进步。
“人工智能+”时代来了吗?
早上,被智能音箱叫醒,同时还提醒你上午要给朋友回电话;去上班,用导航地图走了避免拥堵的路线;路上,拍了张照片,用修图软件一键PS;到了办公室,刷一下根据你兴趣推荐的新闻。
这样的场景,你是否熟悉?不过,你可能并未意识到,这背后,其实都有人工智能的影子。
当然,这些并不是人工智能的全部。
现状——
人工智能已在身边
“人类终将使电脑智能化且使其远胜人脑。”这是1987年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毕业生陆奇给同学的临别赠言。
如今,身为网络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的陆奇,正和万千程序员与亿万公众一起,经历着人工智能的跌宕起伏和带来的巨大改变。
从可以跟你聊天的“小冰”到能帮你开电视的智能音箱,从机器翻译到智能教育,从刷脸支付到无人驾驶,从可穿戴设备到智能医疗……人工智能已经全面走入人类的生活,广泛渗透到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不断刷新人们的想象力。
在新闻领域,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个性化推荐已成为不少新闻App的标配,写稿机器人、智能视频剪刀手等生产工具也在不断涌现;
在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已经被应用在批改作业、教英文等教学项目,探索“私人订制”“千人千面”的个性化学习模式;
在语音识别和翻译领域,翻译软件已经可以支持全球数十种热门语言互译、覆盖几百个翻译方向;
在金融领域,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使得刷脸支付已成为现实,以较低成本提供个性化专属财富管理方案的智能投顾也已在不断发展中;
在物流领域,智能分单、智能配送机器人、无人仓、无人机等产品和服务,已在不断帮助快递业提升物流速度和服务水平;
在零售领域,除了无人超市等吸引眼球的探索性应用外,人工智能还被用来对超市的生鲜商品进货量进行预测;
在交通领域,除了地图、导航等应用外,备受关注的无人驾驶也有了新的进展;
在医疗领域,利用AI和大数据的能力,可以让机器筛查和分析医学影像,来辅助医生诊断;
当然,人工智能的应用不仅是在第三产业,在农业、工业和社会治理领域,人工智能的赋能作用也都有不错的表现。
相比人工智能诞生后的两次最终陷于沉寂的热潮,这次的人工智能研究和应用遍地开花,热潮来得更为贴近产业。
“人工智能这次浪潮其实是更稳健的浪潮,技术基础、数据技术、计算基础、社会基础都比较扎实。”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张益肇表示,“此次人工智能浪潮比以往拥有更多落地的实际应用场景,产学研互动比以前更丰富。”
“‘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猎豹移动创始人兼CEO傅盛说。
改变——
重塑中的各行各业
变化是显而易见的,而影响,有些已然显现,有些还在水面之下。
“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必将不断重塑各行各业以及我们的生活。”张益肇将这种“重塑”概括为三个方面:推动产业向智能化转变、引发商业创新、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
对各行各业而言,直观的变化是效率的提升。
在工业领域,来自阿里云的数据显示,通过其推出的ET工业大脑,光伏切片企业协鑫光伏良品率提升超过1%,每年带来经济效益超亿元;轮胎生产企业中策橡胶则将良品率最高提升了5%。“先进制造业可能是AI效益杠杆最大的行业”,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刘松说。
在信用评级领域,以机器学习为基础的大数据风控,在提高信贷服务效率、增加金融服务覆盖率方面,效果明显。据网络方面介绍,其教育信贷基本上是以“秒”的时间就可决定是不是给一个人放贷。
“过去40年,前20年的数字化进程改变了生产资料,后20年的网络化进程重构了市场关系,未来20年人工智能模糊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界限,其使命是与传统产业嫁接,降低生产成本,对生产力产生数量级的提升。”驭势科技联合创始人、CEO吴甘沙说。
这种提升催生了一个极具想象力的增量空间。
据咨询公司埃森哲2017年6月发布的《人工智能:助力中国经济增长》报告显示,制造业、农林渔业、批发和零售业将成为从人工智能应用中获益最多的3个行业。到2035年,人工智能将推动这三大行业的年增长率分别提升2%、1.8%和1.7%。
影响还将发生在社会治理领域。
专家表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政府的很多管理方式都有必要从追逐式管理变成预测式管理。
2016年,杭州市政府牵头联合了包括阿里云等13家企业开始进行城市数据大脑的探索。在杭州萧山的试点发现,通过智能调节红绿灯,区域内通行速度提升15%,让120救护车到达现场时间缩短了一半;在杭州主城区,部分区域通行时间缩短15.3%。
对个人而言,除了生活领域的改变,影响还将发生在职业领域——未来,一些重复性的工作,如在线客服、速记翻译、驾驶员等都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
不过,业内人士也表示,对此不必过于担心,在产生职业替代的同时,AI也会产生新的行业。“集装箱出现以后,搬运工人担心会失业,在港口却出现了很多吊桥工人。”在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看来,新技术不是让人失业,而是让人做更有价值的事情,让人不去重复自己,而是去创新,让人的工作能够“进化”。
巨大的影响,带来足够快的行业增长率。
据数据显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2016年已突破100亿元,增长率达到43.3%,预计2017年增长率将提高至51.2%,产业规模达到152.10亿元,并于2019年增长至344.30亿元。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这些影响,还只是冰山一角。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认为,人工智能正在促进人类社会发生转变,这种转变将比工业革命“发生的速度快10倍,规模大300倍,影响几乎大3000倍”。
“在不久的未来,智能流就会像今天的电流一样平静地环绕、支持着我们,在一切环节提供养料,彻底改变人类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形态。”网络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如是表示。
未来——
百米赛跑才刚刚起步
“我要看到未来的自己。”这是网络大脑给《智能革命》这本书所作序言的最后一句。
未来的人工智能什么样?现在可能谁都没有答案,但能确定的是,当下只是个开始。
“如果把人工智能应用比喻成百米赛跑,现在是刚刚起步。”张益肇说,“人工智能现阶段就是互联网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那个阶段。”
政府、企业、资本等多种推动,成为这一波人工智能火起来的“助推器”。当然,与许多互联网发展进程的新事物一样,人工智能在成为风口的同时,也还存在待突破的瓶颈。
从技术层面看,目前人工智能还处于“黑箱”决策阶段,而且“主要方法论仍是基于大数据、大计算模式”,想让机器像人类那样思考,就必须“喂”给它天量数据,由此导致目前人工智能落地还存在行业局限,“拥有大量数据积累和分析需求的行业更适合实现转型。”张益肇说。
此外,从国内情况看,人才缺口对意图发力人工智能领域的企业来说,也正成为一大制约。
“全国人工智能研究方向的博士、硕士每年只有不到200人,而如今的创业公司多如牛毛,这个数字根本不够分。”李彦宏直言。来自领英的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人工智能专业人才有195万,中国只占2%,排名第七。
从行业层面看,重应用、轻基础的急功近利,无序与重复投资、过热与概念包装、浮躁与浮夸并存等问题也不容忽视。有业内人士直言,需要警惕人工智能“网红化”的倾向。
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EO徐立直言,国内人工智能创业大多扎堆在应用层面,创业者使用开源算法,找到某个垂直领域便套上“人工智能”概念扎进去,但真正从算法层出发做“原创技术”的人并不多。“而这块才是核心,是最需要厚积薄发的。”
不过,业内人士也表示,这些可以理解为“成长的烦恼”:是瓶颈,也是下一步发力的方向。从更广阔的时代眼光看,中国正处于发展AI的良好机遇期。
从人才角度看,已经现出明显成长性。乌镇智库的数据显示,在人工智能专利数上,最近5年,中国专利数平均每年增速为43%;美国增速为21.7%。其中,2016年中国新增的人工智能专利数突破9000,超过美国的两倍。
“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专利申请数量及融资规模均仅次于美国,位列全球第二。”陆奇分析表示,中国拥有巨大的市场机会和独有的海量数据,这对于海外人才的吸引力不容忽视。事实上,近年来,吴恩达、李飞飞等一批知名AI人才纷纷回国发展,也佐证了这一点。
国家的重视也在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助力。2016年3月,人工智能一词写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2017年3月,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如今《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也已正式印发。
“中国在这次科技浪潮上是赶在前面的,深度学习有超过40%的论文是华人发表的,这次我们和专家沟通起来没有语言障碍,也没有时差障碍。我们有很好的数据、巨大的样本群,有很好的工程师队伍,又有全球一流的制造能力。”傅盛表示:“未来是人与机器人共存,中国存在弯道超车的机会。”
从这个意义上讲,未来已来,只是尚未流行。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或采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网站刊发此文旨在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内容等问题,请联系本网,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同时,本网站不对所刊发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原创性等进行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对于因使用或依赖本文内容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