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 > 省博物馆展品介绍 (省博物馆:展现历史文化的珍贵宝藏)

省博物馆展品介绍 (省博物馆:展现历史文化的珍贵宝藏)

admin7个月前 (01-29)旅游12
展现历史文化的珍贵宝藏

作为一个致力于保护和展示历史文化遗产的机构,省博物馆拥有许多珍贵的展品。这些展品不仅展现了过去的生活和社会,还向观众展示了中国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

在省博物馆的展览中,有一些特别引人注目的展品。其中之一是一件古代青铜器,这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象征。这件青铜器是由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设计组成的,展示了古代工匠的技艺。它还带有一些神秘的符号和图案,让人们对古代文化充满好奇。观众可以通过这件展品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厚底蕴。

另一个引人瞩目的展品是一幅名为《山水长卷》的古代绘画作品。这幅长卷画展示了中国特有的山水风景,以及中国文化中的哲学思想。观众可以沉浸在画面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和美丽。这幅长卷画还展示了中国绘画的精湛技巧和独特风格,让人们欣赏到了古代艺术的魅力。

除了青铜器和绘画作品,省博物馆还展示了一些珍贵的文物。其中之一是一件古代的玉器,这是中国古代文明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件玉器的制作精细,雕刻精美,展示了古代工艺的高超水平。它的形状和装饰也代表了当时的社会和文化,让人们对古代社会有更深入的了解。

省博物馆还展示了一些古代的陶器。这些陶器是古代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展现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观众可以通过这些陶器了解到古代人们的工艺技术和生活习俗,感受到他们的智慧和创造力。

除了以上提到的展品,省博物馆还拥有许多其他令人惊叹的文物。这些展品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载体。它们向观众展示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让人们对中华文明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省博物馆作为一个展示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拥有许多珍贵的展品。这些展品展示了中国古代文明的伟大成就和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观众可以通过这些展品了解到中国古代社会的生活方式、技术水平和社会结构。省博物馆的展品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精华,给观众带来了无尽的艺术和历史的享受。


湖南省博物馆三宝是什么?

湖南省博物馆是一座超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内部收藏了大量古代文物。
其中,许多宝藏是在先秦时期、商周时期以及许多汉代墓葬中挖掘出来的,这些都是中华文明的象征。
湖南省博物馆镇馆三宝是:1。
素纱禅服2。
丁字帛画3。
千年女尸。
湖南省博物馆:目前馆藏文物18万余件。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商周青铜器、楚文化文物、历代陶瓷、书画和现代文物最具特色。
禁止出境的文物:

1、马王堆一号墓T型帛画、素纱_衣

马王堆一号墓木棺: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墓主人为西汉初年长沙宰相李沧之妻辛追。
汉墓中的t字帛画~1972年马王堆一号汉墓发掘,在四楼内棺盖上发现一幅帛画;1973年,马王堆三号汉墓被发掘,三楼湖南省博物馆发现一幅画。
这两幅帛画的画面上宽下窄,所以俗称丁字帛画。
帛画的内容分为天上、地上、地下三个部分。
天体部分画在顶部最宽的地方。
右上角有一轮红日,阳光普照,阳光下的芙蓉树间有八个太阳。
便衣2.皇家龙帛画。
战国中期的帛画,布局精细,比例准确。
画中有些部分是用金色和白色的粉彩绘制的,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使用这种绘画方法的作品。
中国早期人物画的杰出代表,与《龙凤帛画》并称为先秦绘画艺术的双壁。
皇家龙帛画

3、千年女尸

这座墓的主人是西汉长沙丞相李沧。
李沧墓中发掘出三座古墓。
第一座墓是李沧的妻子,第二座墓是李沧本人,第三座墓是李沧的儿子。
我们上面提到的成为湖南省博物馆之宝的女尸是第一位墓主人李沧的妻子辛追夫人。
能成为省级博物馆之宝的千年女尸,可不是一般的女尸。
她的奇特之处在于,辛追夫人被埋在地下2200多年。
但是当考古学家把她挖出来的时候,她的身体保存得非常完好,甚至身上所有的器官都保存得很好。
她的皮肤细腻光滑,她的关节甚至可以转动。
在这种状态下发现的尸体和活人没什么区别。
虽然在辛追夫人被发现之前,世界上有成千上万的保存完好的尸体,但它们都是以木乃伊的形式存在的,而且木乃伊在制作的时候就已经变成了木乃伊,而辛追夫人则是以湿尸的形式保存了两千多年的尸体。

湖北省博物馆有哪些珍品?四大新选博物馆珍品介绍?

湖北省博物馆开展镇馆十大宝藏评选,12月13日公布答案。
四大镇馆之宝是越王的勾简佩筠剑、战国曾侯乙的编钟、湖北郧县的人头骨化石和袁庆华的《情人志》中的四个梅瓶。
石家河玉像、彩绘人物车马行图、重阳铜鼓、虎座鸟架子鼓、云梦卧虎地秦简、尊盘等六件文物,与四大镇馆之宝并称湖北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四大镇馆之宝

第一镇馆之宝是1965年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王山楚墓一号墓出土的越王勾践剑。
它是春秋末期越国的青铜器,是我国一级文物。
这把剑出土时是插在漆鞘里的,拔出来时依然闪闪发光。
它的刀刃薄而锋利,一次测试可以轻松切割20张白纸。
这把青铜剑深埋地下2500多年,没有生锈。
专家认为,第一,选材好;二是安葬环境好;三是出土有鞘,起到双重保护作用。
越王勾践的剑因其制作精美,纹饰清晰,历经2500多年不生锈,被誉为“天下第一剑”。
战国曾侯乙编钟:湖北博物馆战国编钟出土于曾侯乙墓。
后羿是战国诸侯之一,曾王。
后羿墓出土的战国非常神奇。
湖北是楚的故乡,巫文化盛行。
湖北郧县人类头骨化石:1989年和1990年,湖北郧县青曲镇学堂梁子发现并出土了两个震惊世界的距今约100万年的古人类头骨完整化石。
他们被著名古人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贾兰坡称为“国宝”,并按照古人类命名规则命名为“云仙人”。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元青花四爱图梅瓶是元代文物。
2006年在湖北省钟祥市应景墓出土。
在瓶腹的四扇窗上,分别绘有王羲之的《爱兰》、陶渊明的《爱菊》、周敦颐的《爱莲》、林和靖的《爱梅鹤》,故又称“四爱图”。

其他镇馆之宝

石河玉像:出土于天门石家河文化遗址,历史价值较高,距今4200年至4000年。
彩绘人物马行图:彩绘人物马行图,1987年湖北荆门宝山楚墓出土。
重阳铜鼓:重阳铜鼓是目前见到的最早的铜鼓。
1977年在崇阳县发现,是目前国内见到的最早的铜鼓。
虎坐鸟架子鼓:2002年湖北枣阳九连墩二号楚墓出土,战国中晚期。
云梦秦简:1975年在湖北云梦出土,包括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前后的大量法律文献,是第一次系统发现的秦律。
曾侯乙尊盘:曾侯乙尊盘于1978年在湖北随州曾侯乙墓中出土。
它由两片贺尊锅组成。

甘肃博物馆镇馆之宝有哪些

甘肃博物馆是国内比较早成立的综合性博物馆,在博物馆之中常设展馆有五个。
大家如果有关注国家宝藏这个节目,应该也知道,在甘肃博物馆之中有不少珍贵宝物。
在博物馆之中据说珍藏着从远古一直到近现代的一些珍宝。
甘肃博物馆基本信息建筑由苏联专家设计,风格独特。
省博物馆设有历史厅、革命文物厅、自然厅、社会主义建设展览厅,配有文物保管室、汉简室、文物化验复制室及搬迁复原的嘉峪关魏晋墓画。
基本陈列有《甘肃历史文物》、《嘉峪关魏晋壁画墓》、《黄河古象》、《甘肃自然富源》及《甘肃革命文物展览》。
年12月3日,《国家宝藏》甘肃省博物馆推出的三件镇馆之宝分别是铜奔马、人头形器口彩陶瓶、驿使图画像砖。
门票:免费开放时间:09:00~17:00(16:00停止入馆、逢周一闭馆地址:兰州市西津西路3号 1、马踏飞燕东汉青铜器,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
东汉时期镇守张掖的军事长官张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
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
1983年10月,马踏飞燕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
2、《仪礼》简凉州《仪礼》简1959年出土于凉州磨嘴子6号汉墓。
计有《仪礼》简469枚,其他日忌杂占简11枚。
每简有字60个左右,都是用汉代通行的隶书写成,上有削改和阅读的记号。
这批简可贵之处在于,首先它是九篇完整的《仪礼》。
《仪礼》是古代经典的组成部分之一,这对于我们研究汉代经学和《仪礼》版本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被誉为“天下第一汉简”。
3、大云寺五重舍利宝函1964年12月,在甘肃省泾川县城关镇水泉寺发现的唐代大云寺塔基地宫,出土了一套舍利容器。
共5件,由石函、铜匣、银椁、金棺和玻璃舍利瓶组成,大小套置在一起。
最外层为石函。
隋仁寿元年(601年,隋文帝敕令将所得14粒佛骨舍利送入泾州大兴国寺(今大云寺地宫供养。
武则天时期,伪造载有女人当皇帝故事的佛典《大云经》,并“敕两京诸州各置大云寺一处,藏《大云经》,使僧人升高座讲解”。
在这一政治背景下,泾州在隋大兴国寺遗址上建造泾州大云寺,动工之际,发现了隋代供养的舍利。
武则天认为是吉兆,遂请人精心打制金棺、银椁、铜匣,以玻璃瓶盛装14粒佛骨舍利,配以石函,藏入地宫,建塔立寺。
4、东罗马鎏金银盘1988年秋,甘肃靖远县北滩乡本山村东街装的一户农民在建房挖地基时发现了一件有胡语铭文的鎏金银盘。
公元4-6世纪时期,银盘最大径31厘米,高4.9厘米,重3190克,盘心所饰这位持杖倚兽的青年男子,中外学者大都判断为希腊神话中的迪奥尼索斯。
中圈所列的十二个人头像,有人认为是希腊神话中奥林匹斯山包括太阳神、月亮神在内的十二神;有人认为是狄奥尼索斯神的眷族。
在古代希腊宗教故事中,迪奥尼斯是象征丰收与植物的自然神,尤以酒神著称。
即公元4-5世纪,约相当于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
东罗马帝国前期与中国保持友好往来,据《魏书》记载,东罗马帝国曾三次派使团访问过北魏。
5、彩陶鲵鱼纹瓶彩陶鲵鱼纹瓶:1958年甘肃省甘谷县西坪遗址出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仰韶文化器物。
瓶用细花红陶制成,小口翻唇细长颈折肩深腹平底,腹部两侧有耳。
在瓶肩部以上至近底处用黑彩绘一条鲵鱼,关于这件彩陶瓶上的动物形象,考古界也有争论,郎树德介绍说,一种意见认为纹案就是娃娃鱼的真实图案;还有学者分析图案是人首蛇身,可能是伏羲氏的形象;还有人认为是龙的原始图形,鲵鱼的脸似人形,两眼有神,身躯卷曲,所以他们认为这种人面鲵鱼应该是中国最早的龙图。
6、人头形器口彩陶瓶1973年出土于甘肃秦安邵店大地湾。
细泥红陶。
高31.8厘米,口径4.5厘米,底径6.8厘米。
器形为两头尖的长圆柱体,下部略内收,腹双耳已残。
口做圆雕人头像,这件距今5000余年的人头瓶,塑造了一位端庄、典雅、古朴、大方的美女形象,体现远古先民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艺术表现手法,把人头与葫芦瓶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有趣生动,是大地湾仰韶彩陶的代表作品。
7、彩塑一佛二菩萨彩塑“一佛二菩萨”造像出自天梯山石窟第3窟。
天梯山石窟位于武威市南50公里张义堡,因山道崎岖,峰峦叠嶂,形如悬梯而得名。
它是我国开凿最早的石窟之一,在我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天梯山石窟是北凉王沮渠蒙逊于公元412年到439年之间开凿,距今已有1580多年的历史。
由于历代战乱,特别是经历了1927年甘肃古浪8级地震之后,天梯山石窟仅存洞窟18个,北凉、北魏10窟,唐4窟,其余4窟皆残破。
1959年由于修建黄羊水库,天梯山面临着被淹的危险,为了保护文物,在经过详细调查、清理、记录、拍照、临摹等工作之后,天梯山石窟的大部分文物搬迁至甘肃省博物馆。
(1927年5月23日,中国甘肃省古浪县西北的水峡口一带发生了8级大地震。
震中烈度高达11度,死亡4万余人。
8、垂鳞纹秦公铜鼎高41厘米,口径40厘米。
折沿,平唇,双立耳。
敛口,垂腹,平底,三蹄足。
足上刻有“山”字形扉棱,以扉棱为鼻脊饰兽面纹。
口沿下饰一周窃曲纹。
腹部饰三周垂鳞纹,颈部与腹部间以两道凸弦纹相隔。
耳外廓饰重环纹。
器腹内壁刻“秦公作铸用鼎”。
1999年,陇南市礼县大堡子山出土。
大堡子山遗址及墓群位于甘肃礼县城东13公里处的永兴乡、永坪乡境内,1990年到1993年前后,遭到了大规模的盗掘。
专家们通过对出土文物分析研究后初步认定是秦仲、庄公或襄公陵墓,并确立了此陵园为秦第一陵园——西垂陵园的地位。
9、人头銎戟1972年10月出土于灵台县白草坡西周墓葬。
戟长25.5厘米,宽23厘米,重275克。
人头形刺刃,颈部有椭圆形銎,长胡三穿,援斜出如钩,有脊棱,援基饰一牛首,方内三齿,阴刻牛头形徽识。
国家一级文物。
现藏甘肃省博物馆。
从同墓葬出土的有铭文的青铜器可知,人头形銎青铜戟的主人为伯,他与白草坡西周墓地的另一墓主人_伯在周康王(公元前1020年-公元前996年时期被封到这里,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对殷商移民及异族方国的镇抚。
从外貌上就可以判读这不是一个华夏族人像,而很有可能是一个生活在这一地区并与西周有长期的战争的具有雅利安人血统的游牧民族。
而符合以上条件的就是大名鼎鼎的“鬼方”。
人头銎戟 10、唐三彩凤首壶1972年12月于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出土。
壶高31厘米,口径4厘米。
甘谷县出土的唐三彩凤首壶,是唐代甘肃天水凤文化的见证。
同时,三彩凤头壶的造型明显受到当时波斯萨珊王朝器型的影响。
融合中西文化风格于一体的唐三彩凤首壶的出土,正是古“丝绸之路”经济贸易繁荣景象的一个佐证。
唐三彩凤首壶

山西博物院的展品介绍有哪些?

山西博物院的展品介绍有如下:

1、龙形觥

龙形觥,高19厘米,长43厘米,宽13.4厘米,1959年出土于石楼县桃花者村,是商代晚期“方国”青铜文化的代表作品。

该器物造型独特,通体呈龙形,前端为龙首,龇牙咧嘴为流,浑身饰有龙纹、涡旋纹、云纹、鼍纹、夔龙纹,纹路清晰分明,整体庄重典雅,是不可多得的青铜珍品。尤其是所饰鼍纹(鼍即鳄鱼),在青铜器中极为少见,因此更显珍贵。

2、兽形觥

高21.7厘米,长24.5厘米,腹深9.3厘米,商代盛酒器。2006年出土于绛县横水墓地,据专家研究,此为倗国贵族所用青铜器。

该器物呈方体,龙头盖,腹壁微曲,龙头张口露齿,唇上饰蛇纹,盖上饰龙纹和兽面纹,口沿以下饰花冠凤鸟、长冠凤鸟和弯角龙纹。主体花纹之上又以阴线刻花,形成三层花,豪华富丽,十分漂亮。

3、铜牺立人擎盘

战国青铜器, 高14.5厘米,长18厘米,盘径14厘米,重1.38公斤,1965年出土于长治市分水岭。

该器物造型十分独特,一昂首竖耳的铜牺背立一女子,女子束发披肩,双手前伸环握圆柱,柱顶为可转动的镂空蟠虺纹圆盘。

4、庙底沟

彩陶罐高45厘米,口径35厘米,腹径43厘米,底15.6厘米,1989年出土于芮城县金胜庄村,泥质红陶,器表磨光,上腹部绘以黑彩色弧线、圆点等图案,是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的典型器物。其体型硕大,造型优美,完整无缺,保存至今,实乃不易,其代表性和稀有性无可代替。

5、晋侯鸟尊

高39厘米,长30.5厘米,宽17.5厘米,西周青铜盛酒器。2000年出土于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是第一代晋侯燮父的陪葬品。该器物整体造型为伫立回首的凤鸟形,凤尾下弯与双腿形成三点支撑,造型别致,典雅动人,是西周青铜器的精品。

器物的器盖和腹底铸有相同的铭文:“晋侯作向太室宝尊彝”,大意为晋国君主做了一件祭祀天神的宝器,凤鸟为晋国图腾,是连接人与天神的神物,说明晋侯鸟尊是晋国祭祀用的重要礼器,规格非常高。

四川省博物馆展品简介

四川省博物馆是中国省级历史性博物馆。
位于成都市人民南路。
建于1941年3月,原名四川博物馆,后改名为川西博物馆。
1952年定名四川省博物馆。
原馆址在原皇城内明远楼。
后又迁至成都市人民公园。
1965年迁现址。
该馆藏品16万多件,其中,一、二级文物2000多件。
藏品具有鲜明的地方特征。
其中出土于川东巫山县大溪新石器时代遗址中的人面形石佩,距今5000多年,以一长6厘米、宽3.6厘米的天然椭圆形黑色石块为料,正、背两面均琢雕出人的双目和鼻口,构成一个人型面庞。
重庆巴县冬笋坝出土的战国铜剑,全长62厘米,无格、扁茎,剑身和剑柄一次铸成,形如柳,有“柳叶剑”之称。
剑的全身铸满纹饰,除剑脊两侧的虎斑纹外,在剑基部位还刻铸出虎纹和花蒂、手臂、手掌等纹饰。
这些纹饰、图案是研究巴蜀文化的珍贵资料。
汉代画像砖、石刻在该馆藏品中占有重要地位。
该馆的“四川省历史文物陈列”和有关反映四川省革命斗争历史的文物陈列,共展出文物资料约4000件,展厅面积近3000平方米。
“四川省历史文物陈列”有资阳人头骨化石,大溪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石器、玉器和陶器,殷周铜 和战国青铜兵器、工具、印章,汉代画像砖和说唱俑等陶塑品,唐、宋时代的蜀瓷等。
在“四川省革命文物陈列”中,有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军武器和各种宣传品,红军长征经过四川时留下的遗物,和反映革命先辈光辉业绩的文物资料。
该馆编撰的专著有《四川船棺葬》、《王建墓发掘报告》等大型发掘报告和《张大千敦煌临摹画》等画册。
四川省博物馆-管内藏品我馆在解放前收藏文物较少,考古工作几乎是一片空白。
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四川考古发掘工作取得了辉煌的成果。
建馆之初,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冯汉骥教授主持发掘了前蜀皇帝王建的陵墓,获得了一批珍贵藏品。
经过五十年来的考古发掘、捐赠和广泛征集等,我馆至今已拥有藏品近16万件。
四川省博物馆馆藏文物具有浓郁的巴蜀地方特色。
馆藏文物分为陶瓷类、砖石类、金属类、钱币类、书画类、民族民俗类、碑帖类、近现代史类八大类三十余小类文物。
为研究四川古代的历史、文化、经济、政治、军事、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教育青少年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这些藏品包括上至25000年前旧石器时代的“资阳人”头骨化石,下至近几年国内著名艺术家的作品,包罗万象,精彩纷呈。
四川省博物馆 北宋绍兴年间的九域守令图为一级国宝文物,是馆藏石刻砖瓦类文物的精品。
该类文物主要包括石器、玉器。
石刻、砖瓦等。
画像砖、画像石是四川最富特色的汉代文物。
石刻主要包括成都万佛寺出土的石刻造像。
其中南齐永明元年(公元483年)造像是全省远今发现的最早的纪年造像,也是全国较早的纪年造像。
错金银铜编钟、西周年纹铜罍、象首纹铜罍为一级国宝文物。
是馆藏金属雕刻类文物的有代表性藏品。
该类文物以巴蜀青铜器为主,具有较强的地方特色。
这类文物中较有代表的文物有巴蜀铜兵器、铜印章、成都百花潭中学出土的战国水陆攻战纹铜壶,以及明清竹雕笔筒等,还包括张大千先生的书画印章。
其中,明万历年间的江港神像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青铜神像。
小田溪出土的由14枚钮钟组成的错金银铜编钟,是我省首次发现的一套完整的古代乐器 陶瓷器类是我馆文物藏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著名的东汉说唱源、陶座铜摇钱树。
巫山大溪彩陶、陶胎漆耳、僻邪俑等。
瓷器类藏品包括著名的万县驸马坟出土的唐代青瓷、宋代龙泉青瓷、宋景德镇影青瓷、明青花瓷器及明清官窑瓷器等。
书画类是我馆文物中较有特色的部分。
包括著名的宋徽宗《腊梅双禽图》 、郑板桥《岁寒四友》手卷、唐寅《虚阁晚凉图》、刘松年的大中堂画。
其中金龙的《双勾墨竹图》为全国仅有。
还收藏有包括石涛、王晖、王元祁、李禅、黄慎、潘天寿、任佰年、徐悲鸿、张大干等一大批名家的作品。
我馆收藏的徐悲鸿所作的巨幅《五马图》为全国之最。
张大干先生临摹的敦煌壁画也是我馆书画类文物的一大特色。
收藏民族民俗类文物藏品,我馆也非常重视。
民族文物包括唐卡、铜佛像、民族服饰、绣品、民族生产工具。
生活用品等。
民俗文物包括典型墓葬出土文物、古家俱、皮影、文房四宝、剪纸等。
其中,王建墓出土的玉大带属国宝级文物,其它的谥宝、铜猪、哀册等为一级文物,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碑帖类四川省博物馆 文物藏品,包括著名的潭贴、九城宫园拓片、甲骨文、()鼎铭文拓片、宋拓修内司十七贴等。
钱币、邮票类文物藏品,包括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在四川建立的“大西”政权发行的钱币“大顺通宝”等钱币中的珍品及清代发行的大清龙票等珍贵邮票、邮品。
近现代类文物包括近代文物、革命文物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文物三类。
其中,有红军长征时期文物及川陕革命根据地发行的布币、纸币、宣传品等文物。
我馆藏文物中数量较多而又具有特色的,有巴蜀青铜器、汉代画像砖和陶塑、绘画和法书。
此外,少数民族文物、革命文物、民俗文物以及一切有历史和艺术价值的遗物,我馆也十分重视收藏。
目前我馆有工作人员132人(其中业务人员占70%),设有保管部、群工部、历史部、美工部和行政办公室等。
四川省博物馆-陈列展览陈列展览是我馆经常性的工作,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自1950年以来,我馆就考古发现、馆藏珍品、重大历史事件和杰出人物生平业绩,以及与各省博物馆合作办展等共举办了百余次。
如:《王建墓出土文物》 、 《工艺珍品》 、 《历代绘画书法》 、《辛亥四川保路运动》 、 《四川通陈列》 、 《巴蜀青铜器陈列》 、 《汉代陶石艺术品陈列》 、 《唐卡艺术展览》 、 《国之瑰宝——一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文物展》 、《长江三峡工程库区出土文物》。
近年来又成功的推出了《非洲艺术大展》 、 《齐白石书画作品展》 、 《汉代摇钱树暨古钱币展》 、《周恩来生平业绩展览》 、 《世纪回首——一百年老照片展览》 、《目击暴行——(人民日报)战地记者吕岩松新闻摄影展》、《神奇的古墓——马王堆汉墓文物展》等数十个各种题材展览。
1998年,我馆举办的《四川少数民族文物精品展》获“98全国十大精品陈列”提名奖。
四川省博物馆 至1999年,我馆举办的《巴蜀寻根——四川考古事业五十年成就展》荣获“99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该展览为充分表现四川省考古事业50年来的成就,联合省内各文博单位,从数十万件文物中精选出近千件展品,其中80%文物为首次公开展出,展览内容丰富,精品荟萃。
该展览体系突破惯例,以“巴蜀寻根”为主题,将考古成果与四川古代文化相结合,立意新颖。
陈列形式力求创新,如展览徽标、佛像莲瓣型背板、铜马坡式灯箱设计,都富有创意。
目前,《巴蜀寻根》为我馆的基本陈列。
从建馆至今,我馆共计接待观众数百多万人次,尤其是近几年,观众成倍增加,1998年参观我馆观众不足10万人次,1999年就达到了20万人次以上。
我馆还参加了全国馆际之间的文物联展,全国性的各种重要文物展览,我馆都要选送展品参展,馆藏的部份珍品还选送到世界各地展出。
1985年10月, 《四川省文物展》在日本广岛展出;1998年9月《龙泉青瓷》展在澳门举办。
今年十年,我馆举办的《四川古代文物展览》即将在日本开展。
明年六月, 《四川省文物展览》也将在美国举办。
目前我馆正与加拿大、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以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有关部门磋商合作办展事宜。
四川省博物馆-科研工作我馆的科研工作,始终贯穿于各项业务工作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全国和地方的学术会议和学术刊物上,宣读和发表论文近千篇。
近年来,还有多名专家、研究员赴香港、澳门、台湾、日本、美国以及欧洲等国家进行学术交流、访问。
同时还聘请大学教授、全国知名的博物馆学专家来我馆进行学术交流讲座等。
经过多年努力,已出版的图书有:《四川船棺葬发掘报告》 、 《前蜀王建墓发掘报告》 、 《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 、 《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文献选编》 、 《张大干精品集》 、 《张大干印存》 、《巴蜀青铜器》 、 《龙泉青瓷》 、 《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 、 《四川博物馆》等具有一定影响的书籍。
近年来,我馆十分注重展览的包四川省博物馆 装、宣传和社会效果,积极寻求企业资助,以多种形式为观众服务,配合展览举办巡回学术讲座,散发大量宣传品,在观众中开展“我喜爱的天府宝藏”评选抽奖活动,新闻媒体的大量宣传报道,极大的改变了市民对博物馆的认识,提高了博物馆的知名度,广大观众更了解博物馆,也更愿意走进博物馆。
另外,我馆克服财力十分有限的困难,在文物藏品征集工作上也取得了突破。
利用举办《巴蜀寻根》的有利时机,成功从叙永征调清石刻。
从本市征集民间剪纸。
我馆还与蜀报社联合举办了“记忆之舟——与五十年后的成都人对话”迎国庆报道活动,借此活动征集和收藏了文物。
四川省博物馆-新馆建设全省人民翘首期盼的四川博物馆新馆建设,正取得实质性进展。
从建馆至今,我馆几经搬迁,从未建设一座名符其实的博物馆。
在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条件下,在新世纪即将到来之际,国家计委已批复同意在“十五”期间修建四川博物馆。
四川博物馆新馆建设是全省人民普遍关注的重点文化工程,它的建设必将对全省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素质的提高,促进全省经济建设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促进全省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同步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未来的四川博物馆将会为广大观众提供十四个展厅,展出陶瓷、砖石、金属、书画等八大类馆藏文物精品,并且新馆将是西南地区的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全面展现巴蜀文化的综合性博物馆。
四川省博物馆-新馆有望开馆免费2008年01月29日四川省博物馆 四川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徐荣旋表示,虽然目前还没有正式接到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23日联合下发的《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但四川省各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具体时间,将在近期专门开会讨论研究。
四川省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李蓓说,四川省自2004年起,就根据相关文件规定,实行了博物馆对未成年人免费参观,这次《通知》中的规定把免费的范围扩大了,以后会按照《通知》的精神执行。
李蓓说,四川省博物馆新馆有可能在今年开馆时就免费开放,其他馆如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朱德纪念馆、红四方面军旧址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有可能对公众“免单”。
李蓓同时表示:“杜甫草堂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自贡恐龙博物馆等既属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又是文物建筑或遗址类博物馆,在《通知》规定中,这两类博物馆又不属于免费开放的范围。
这种交叉性质的博物馆在四川省还有很多,免费还是不免费,如何免费都需要进一步讨论。
”四川省博物馆党委书记卢越说:“博物馆免费开放是社会的大趋势。
博物馆不用考虑门票收入,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搞好展览上。
但博物馆免费开放不仅仅是政府埋单的问题,文物保护、文明参观等都需要全社会来配合。
”四川省博物馆-大事年表 四川省博物馆 1941年3月四川博物馆成立。
1950年4月改称川西人民博物馆。
1952年10月改称四川博物馆。
1955年6月张大千千家属曾正荣将张大千临摹敦煌画稿捐赠给四川省博物馆收藏。
1959年3月四川省博物馆在四川德阳孝泉镇发掘宋代银器窖藏,出土大量银器,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四川出土的最大古代银器窖藏。
1959年7月四川省巫山县大溪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四川省博物馆首次对遗址进行发掘,此史前遗存被命名为“大溪文化”。
1965年2月四川省博物馆在成都西部百花潭中学清理了一座战国巴蜀墓,出土器物极为精美,是四川历年出土的巴蜀青铜器中的精品。
1980年3月四川省博物馆在新都县马家乡发掘战国大型木椁墓,出土保存完整的青铜器。
对四川战国时期的政治文化,青铜器铸造工艺、墓葬分期及巴蜀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关系等研究都有重要的价值。
1980年5月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为四川省博物馆题写馆标。
1985年10月四川省博物馆藏文物赴日本广鸟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文物展览》 ,并进行学术交流。
1986年1月原四川政协副主席但懋幸向四川省博物馆捐赠文物。
1986年7月川军起义将领邓锡侯夫人田德明遵照邓生前遗愿捐赠珍品文物,交四川省博物馆收藏。
1987年3月香港连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勇德及公司经理叶奇思向四川省博物馆捐赠猛犸古牙。
1988年4月老一辈革命家李一氓先生捐赠文物交四川省博物馆收藏,省博物馆专门举办了《李一氓捐献文物陈四川省博物馆 列》。
1992年9月香港著名企业家徐展堂先生参观四川省博物馆。
1994年4月乔石委员长参观四川省博物馆。
1998年9月四川省博物馆举办《四川民族文物精品展》在国家文物局1998年度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中获得提名奖。
1998年10月四川省博物馆在澳门举办《龙泉青瓷》展览。
1999年10月四川省博物馆作为基本陈列《巴蜀寻根-----四川考古事业五十年成就展》获国家文物局1999年度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2001年3月四川省博物馆在澳门举办《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及大风堂用印》展览。
2001年四川省博物馆被国家计委列入“十五”发展计划,在成都浣花风景名胜区建新馆。
四川省博物馆-旅游指南 四川省博物馆 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3号邮编:610041馆长:付扬 开馆时间:星期一至星期五(09:00—17:00)节假日(10:00—16:00)电话:028-85257546传真:028-85226723 四川省博物馆-参考资料http://www.izy.cn/travel_guide/882/0_0_8142_1_0_0.html

湖北省博物馆四大镇宝

1. 湖北省博物馆概述湖北省博物馆作为湖北省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它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和文化遗产的博物馆。
博物馆分为鄂州山楚遗址馆、战争史馆、文王实木桥、四大镇宝馆等区域。
其中,四大镇宝是湖北省博物馆最重要的展品之一。
2. 四大镇宝之千里江山图千里江山图是北宋画家王希孟的代表作品。
该画整幅长达5.28米,高约0.26米,绘制着中国南方的山水景色。
这副画以其宏大的规模和人物塑造的细腻表现,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杰作之一。
在湖北省博物馆展示现场,千里江山图已成为人们瞩目的焦点,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3. 四大镇宝之贝聿铭笔下的艺术天花板“民族文化宝库”是湖北省博物馆重要的展览区之一。
其中展示有贝聿铭为中国馆设计的艺术天花板。
这个天花板的主题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共有145幅人物肖像,展示着中国人民悠久的历史文化。
4. 四大镇宝之史前文明青铜器湖北省博物馆馆藏有丰富的青铜器,这些青铜器在中国古代文明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这些青铜器无论是在造型上还是在雕刻上都具有鲜明的风格特征,经过上千年的岁月考验,呈现出独特的韵味。
5. 四大镇宝之竹简《封建社会的消亡》竹简《封建社会的消亡》是一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历史文献,该文献内容主要记录了从秦朝到明朝的封建社会的消亡过程。
这部文献在湖北省博物馆展示馆内广受游客的好评。
6. 四大镇宝之结绳记事牌结绳记事牌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古代计数工具,它可以记录各种信息和数字,经过形成独特的结构编译而成。
这些计数工具是古代造纸技术还未发展起来的时代制作的,现在已经成为一件非常有价值的古文物。
7. 四大镇宝之名家墨迹展示湖北省博物馆收藏了许多古代名家的书画作品,这些作品展示了不同文化时期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作品中的书画家包括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等一些杰出的艺术家,为游客呈现了一幅幅绝美的艺术画卷。
8. 总结四大镇宝是湖北省博物馆的重要展品,这些文物见证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历程。
在湖北省博物馆展览现场,游客可以一睹这些不朽的文化遗产,深刻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博大精深。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或采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网站刊发此文旨在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内容等问题,请联系本网,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同时,本网站不对所刊发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原创性等进行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对于因使用或依赖本文内容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