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武汉辛亥革命故事 (探秘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重温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节点)
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是一个令人着迷和引人入胜的地方,它让游客们有机会深入探寻中国近代史中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辛亥革命作为中国现代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对中国社会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博物馆通过精心布置的展览和丰富的文物,让人们重温这段历史,了解其中的故事和人物。
博物馆的展览设计非常精致,让人充分感受到辛亥革命时期的历史氛围。展览分为若干个主题区域,每个区域都展示了该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从辛亥革命的起因和背景开始,到武昌起义的发生和影响,再到孙中山领导的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整个历史过程被分明地呈现在游客面前。展览的布局合理,通过图片、文物和文字的结合,让人们可以清晰地了解每个时期的重要人物和他们的贡献。
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真实的文物和历史资料,这些展品为游客提供了更直观的了解。比如,馆内展示了当时的报纸和宣传品,让人们可以亲眼目睹辛亥革命时期的宣传和舆论战。一些历史人物的亲笔信件和手稿也被陈列出来,让人们更加亲近这些历史人物,并深入了解他们的思想和信念。这些文物和资料的展示,使得辛亥革命不再只是一个抽象的历史事件,而是有了真实的形象。
同时,博物馆还通过多媒体技术和互动展示,让游客们更加身临其境地了解历史。例如,在展览中设置了一些虚拟的场景,人们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仿佛置身于辛亥革命的现场,亲自体验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博物馆还设置了一些互动设备,比如触摸屏和多媒体展示,让人们可以自主选择了解更多的信息。这些互动展示不仅增加了游客的参与感,也使得学习历史更加生动有趣。
除了展览和文物,博物馆还举办了一系列的讲座、研讨会和教育活动,进一步拓宽了人们对辛亥革命的认识。讲座和研讨会邀请了专家学者和历史研究者,通过学术的角度解读辛亥革命,让人们对历史事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教育活动则主要面向学生群体,通过实地参观和互动体验,培养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和认识。这些活动的举办,使得博物馆成为了学习历史和传承文化的重要场所。
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通过精心设计的展览、丰富的文物收藏和多样化的教育活动,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辛亥革命的机会。它不仅仅是一个展览馆,更是一个承载历史记忆的场所。通过探秘武汉辛亥革命故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节点,也能更加珍视我们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武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里面有什么
武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阅马厂,西邻黄鹤楼,北倚蛇山,南面首义广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有时间带上自己孩子来一趟这里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今天就给大家讲讲里面的故事吧。
景区简介: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是以辛亥革命为主题的纪念馆,也称之为红楼,是依托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旧址(即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而建立的纪念性博物馆。
1911年(农历辛亥年)10月10日,在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旗帜下集结起来的湖北革命党人,蓄势既久,为天下先,勇敢地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并一举光复武昌。
次日在此组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推举湖北新军协统黎元洪为都督,宣告废除清朝宣统年号,建立中华民国。
随即,辛亥革命领袖之一黄兴赶赴武昌,出任革命军战时总司令,领导了英勇悲壮的抗击南下清军的阳夏保卫战。
武昌义声赢得全国响应,260余年的清朝统治顿时瓦解,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随之终结。经过3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这里已然并正在向辛亥革命的纪念中心及其史迹文物资料的保护收藏中心、陈列展览中心和科学研究中心的目标迈进,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胜地。
景点分布: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位于武昌区武珞路1号,占地面积20000多平方米。纪念馆内现有两个主题性的基本陈列:一是《鄂军都督府旧址复原陈列》,一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前者以旧址主楼为载体,复原和再现了都督府成立初期的场景与风貌;后者布置于旧址西配楼,以近400件展品,包括文物真迹、历史图片、美术作品以及图表、模型和场景等,全景式地展现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历史。
景区资质:
国家4A级景区
景区特色:
历史文化、红色旅游、旧址
纪念馆门票价格:
免费开放
景区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每天9:00—17:00,16:00起停止入馆。
景区服务:
导游讲解,每场限20人以内,30分钟,收费20元。
景区电话:
027-88877172
交通信息
公交车
1、乘坐公交401、413、561、596、710、728路,在(武昌路阅马场站)下车。
2、乘坐公交10、61、401、402、507、电1路、电4路,在(黄鹤楼站)下车。
3、乘坐公交10、61、401、402、411、413、503、519、522、596、701、703、710、715、728、804、806、电1路、电4路,在(武珞路阅马场站)下车。
轨道交通
乘坐轨交4号线,在(首义路站)或(复兴路站)下车,出站后步行约1公里(15分钟)抵达终点。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远的影响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我们回顾辛亥历史,纪念辛亥百年,就是要学习孙中山先生和中国民主革命先躯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精神。
辛亥革命·博物馆的历史
辛亥革命·博物馆的历史如下:
辛亥革命博物馆于2009年8月开工建设,2011年9月竣工。2011年10月8日,举行《共和之基——辛亥革命历史陈列》开展仪式。10月15日,博物馆向公众免费开放。
2011年10月10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书画展在博物馆多功能展厅举行。
2011年10月11日,《孙中山·梅屋庄吉与长崎》策划展出。
2011年10月15日,辛亥革命博物馆向公众开放试运行。
2011年10月31日,武昌辛亥革命100周年总结暨纪念大会在武汉举行。市委、市政府授予市政府“武昌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先进单位”。
2011年12月13日,长崎县政府促进交流工作组代表团参观了博物馆,就文化交流计划进行了磋商。
2012年1月12日,博物馆举办了“迎龙年新海爱情博物馆”首届收藏画展。第二届武汉市文物博物馆协会会员大会在博物馆举行。
2012年1月17日,辛亥后裔熊辉向博物馆捐赠了蒋政的熊炳坤画像。
2012年1月19日,博物馆于2012年冬季召开消防安全宣传动员会,并进行消防演练。
2012年3月2日,博物馆在市文化工作会议上被授予2011年武汉市文化工作绩效管理先进单位称号。
2012年3月15日,博物馆与中国人民解放军62140部队合建并获得许可。
2012年3月20日,辛亥革命博物馆因参加市文化系统跳远比赛获得优秀组织奖。
扩展资料:
辛亥革命博物馆的建筑布局
辛亥革命博物馆造型设计独特,结合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和现代建筑特色,结合高层屋顶结构,突出了中国建筑“双坡屋顶”的特点和飞檐翘角;几何造型和“楚谷”“大红”的色彩意味着勇于做第一人的精神,俯视V字形,象征着武汉的胜利和腾飞。
辛亥革命博物馆总建筑面积22142平方米,分为地下和地上两层。有一个序言厅、五个基本展厅和一个多功能展厅。集展示、文物收藏、宣传、教育、科研于一体。
辛亥革命博物馆是现有辛亥革命博物馆中展览规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复原景观最多、游客引导系统最完善的博物馆。设有办公服务区、收藏库、设备库、文物鉴赏室、学术报告厅、地下车库等。
辛亥革命的展厅内容
第一站:第一展厅
包括晚清中国和革命原起
辛亥革命博物馆是为纪念武昌首义100周年而兴建的专题博物馆,具体的地理位置在武昌阅马场,红楼的斜对面。
有幸来到这里参观感受辛亥革命历史,对普通游客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参观学习历史的机会。
博物馆分地下一层和地上三层,主要展厅有五个,每个展厅都反映辛亥革命不同的历史时期,分别表现了晚清中国、革命原起、武昌首义、创建共和和辛亥百年五个大的主题。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博物馆里结合了高科技手段,尽可能的复原历史场景,令人叹为观止。
甲午海战
第一个展厅的主题是晚清中国,走进展厅,首先两则巨大的浮雕墙一下子把人带到了晚清时期,让人们感受晚清那段丧权辱国的历史。
1984年中日甲午战争后,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清 *** 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走过浮雕墙,游客会看到《辛丑条约》签订的场景,一边是八国联军,一边是李鸿章等晚清大臣。
场景的左侧区域主要是甲午战争的相关历史记载,并且还有影像记录片。
而往右侧走,会看到垂帘听政的场景。
除了清 *** 的一些相关记录,还有义和团运动的历史资料和文物,比如洋枪、书册等。
另外还有巨幅油画反映的是当时的立宪运动,油画的背景就是当时的湖北谘议局,也就是现在的红楼。
另外,还有些高科技的LED展示,比如孙中山1878年随母亲从香港乘轮船赴檀香山求学西方,前方的轮船、人物生动立体,后面的海浪效果十分逼真。
除了一些人物场景,还有一些关于孙中山早期革命运动的珍贵资料,这些展品更加真实的反映了晚清时期的社会状况。
第二站:第二展厅
包括革命原起和武昌首义中国同盟会成立
参观完第一展厅之后出来,上楼梯来到第二层继续参观第二展厅。
第二展厅的主题是革命原起,主要介绍了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人广泛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各地的革命团体运动,孙中山中国同盟会的成立,革命思想家创办革命刊物,黄花岗起义,以及保路风潮等历史事件。
进入展厅,首先看到的是各地的革命思想传播和革命团体的建立。
思想的传播主要表现在各地革命思想家创刊宣传革命,比如民报、湖北学生界等。
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五个展厅
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这个展馆大家去参观了没,这是一个红色革命系列的博物馆,目前是在武昌阅马场那块,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值得去吗,里面的五个展厅都什么呢,下面了解下。
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五个展厅介绍
辛亥革命博物馆建筑呈V字型,学生团体预约由贵宾通道进入博物馆内, 博物馆一楼为游客休息区,二楼开始为展区。辛亥革命博物馆共五个展厅,由展馆左翼上楼,二楼是一号展厅,三楼是二号展厅,四楼是三号展厅,三号展厅参观完穿过走廊,到博物馆右翼,进入四号展厅,zui后下三楼进入五号展厅。
从一边坐扶梯上二楼开始参观。 一上楼就是P1,照了相。边上的展厅大门一进去就是P2-P3,很壮观。再往里走就开始了,展品很多,真品和模型都很多。整个博物馆有四层吧好像…然后还分两边,去另外一边得从这一边的顶楼过去。历史不太好的我,很多事情都是当故事看了,但都是些比较沉重的故事。是一个了解历史的好地方,趣味性不大,拍照的话倒是挺多地方可以拍的。整个场馆的蜡像布景非常多,蜡像的制作也非常的精美非常还原,看得出是投了很多成本的。整个博物馆的展品非常丰富,很多没有见过的东西,还有很多艺术品。布景都非常的还原,非常细致。很多都是看过去就觉得非常震撼的展品。去的时候综合厅还有个捐赠展览,东西不多,但也可一看。还有疫情画的一些画的展览。 总的来说非常值得一去。
辛亥革命博物馆信息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彭刘杨路258号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16:10停止入馆);每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和特殊情况除外)
参观咨询、团体参观预约电话:027-88051911(9:00—17:00)
官网:www.1911museum.cn
微信公众号:辛亥革命博物馆
辛亥革命博物馆交通指南:
市内可乘坐电车1、电4、10、61、64(外)、108、401、402、411、413、507、519、522、541、542、554、561、584、590、596、607、608、609、703、706、710、715、728、804、806、901等公交车至阅马场站。
辛亥革命博物馆的发展历史
辛亥革命博物馆于2009年8月动工兴建,2011年9月落成,2011年10月8日举行《共和之基——辛亥革命历史陈列》开展仪式,10月15日免费对社会开放。
2011年10月
2011.10.8 辛亥革命博物馆《共和之基——辛亥革命历史陈列》展览在辛亥革命博物馆南广场举行开展仪式;《首批入藏辛亥革命博物馆书画作品展》在该馆开展;由湖北省纪念辛亥革命·武昌首义100周年领导小组、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会举办的《辛亥革命首义百年祭》在该馆开展
2011.10.10 全国政协书举办的《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书画作品展》在该馆多功能展厅开展
2011.10.11 《孙中山·梅屋庄吉与长崎》策划展开展
2011.10.15 辛亥革命博物馆对社会试运行开放
2011.10.31 武汉市纪念辛亥革命武昌首义100周年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召开,该馆被市委市 *** 授予“纪念辛亥革命武昌首义100周年工作先进单位”
2011年12月
2011.12.13 日本长崎县 *** 推进交流工作小组一行到该馆就文化交流计划进行磋商
2012年1月
2012.1.12 首个由该馆自办的《迎龙年辛亥情馆藏书画展》开展;武汉文物博物馆学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在该馆召开
2012.1.17 辛亥后裔熊辉捐赠蒋征绘熊秉坤画像给该馆
2012.1.19 该馆召开2012年冬季消防安全宣传演练动员会,并进行消防演习
2012年3月
2012.3.2 该馆在全市文化工作会议上,获2011年度武汉市文化工作绩效管理先进单位称号
2012.3.15 该馆与 *** 62140部队结队共建并举行共建授牌仪式
2012.3.20 辛亥革命博物馆参加市文化系统跳绳比赛获优秀组织奖
辛亥革命博物馆在哪里
辛亥革命博物馆是为了纪念武昌首义而建立的,建筑风格将中国古代建筑和现代建筑相融合,内部陈列了许多辛亥革命时期的非常有价值的历史文物。如果喜欢历史或者想了解辛亥革命历史的话,这里是一个不错的去处。
辛亥革命博物馆在哪里?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彭刘杨路258号
辛亥革命博物馆交通路线
地铁
乘坐武汉地铁4号线到首义路站下车,E口出站,步行10分钟到达辛亥革命博物馆;
公交
1、乘坐武汉10/522路公交车到彭刘杨路体育街(前站)站下车,步行5分钟左右到达;
2、乘坐武汉61/402/411/503/554/703/电1路公交车到武珞路阅马场站下车,步行10分钟左右到达;
3、乘坐武汉510/539/556/571/578/706/717/797路公交车到张之洞路首义站下车,步行7分钟左右到达;
自驾
手机导航到“辛亥革命博物馆”,跟着导航路线走即可到达。
辛亥革命博物馆附近景点
1、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距辛亥革命博物馆500米;
2、黄鹤楼——距辛亥革命博物馆900米;
3、户部巷小吃一条街——距辛亥革命博物馆1.4公里;
4、昙华林——距辛亥革命博物馆1.6公里;
5、武汉长江大桥——距辛亥革命博物馆1.7公里;
6、湖北省美术馆——距辛亥革命博物馆1.7公里;
7、晴川阁——距辛亥革命博物馆2.9公里。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或采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网站刊发此文旨在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内容等问题,请联系本网,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同时,本网站不对所刊发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原创性等进行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对于因使用或依赖本文内容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