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 > 上海中医有名的医生 (探秘上海中医药博物馆:传承医药智慧的珍贵藏品)

上海中医有名的医生 (探秘上海中医药博物馆:传承医药智慧的珍贵藏品)

admin10个月前 (01-29)旅游18
传承医药智慧的珍贵藏品

上海中医药博物馆是一个宝藏,蕴藏着丰富的历史和传统知识。在这个博物馆中,有一位备受赞誉的医生,他的名字在中医界广为传颂。我们今天就来探秘一下这位中医名医和他在博物馆中的珍贵藏品。

这位中医名医是上海中医药博物馆的馆长,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中医,还是一位博物馆管理者。他将他丰富的中医知识和对文物的热爱相结合,创办了这个独特的博物馆。

进入博物馆,我们首先被眼前的展品所震撼。这些展品都是他多年来从各地收集来的,包括古代医书、中草药标本、药引以及各种医疗工具。这些珍贵的藏品不仅展示了中医药的发展历程,还展现了中医药的智慧。

让我们来看看他收集的古代医书。这些医书记录了古代医生们的临床经验和治疗方法。通过阅读这些医书,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医生们是如何通过观察病人的脉搏、舌苔以及其他症状来诊断病情的。这种诊断方法在中医中被称为“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的基础。

除了医书,这位名医还收集了大量的中草药标本。中草药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些标本对于研究中草药的功效和用法至关重要。他在标本上标注了每种植物的名称、性味和功效,以及使用方法。通过观察这些标本,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草药的特点,以及它们在中医治疗中的作用。

博物馆中还展示了各种各样的药引,这些药引是中医药制作过程中用于提取药物的工具。这些药引有着多种形状和材质,通过观察它们,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医生是如何提取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的。

最令人惊叹的是博物馆中的医疗工具展示。这些医疗工具包括针灸针、药杯、药瓶等等。这些工具被用于中医治疗过程中,展现了中医治疗的独特之处。

除了展品,这位中医名医还经常举办讲座和培训活动,与大众分享他的中医知识和经验。他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让更多人了解中医药的价值,并且能够传承和发扬中医药的智慧。

上海中医药博物馆是一个传承中医药智慧的宝库。这位中医名医通过收集和展示各种珍贵的文物,让人们了解到中医药的历史和发展。同时,他还通过讲座和培训活动,积极推广中医药的价值。这位中医名医以其博学的中医知识和对文物的热爱,为中医药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浦东上海中医药博物馆游玩攻略

上海中医药博物馆有三层楼,三楼的脉诊和穴位模拟机器很有趣,还有那个通过面诊,舌诊和问诊判断你的体质,也很不错,据说相关app正在和复旦合作要研发出来了,三楼的中药标本种类多,全,很震撼,解说人员很耐心,一路微笑,解说的也很通俗易懂,深入浅出。
展览馆中的中医药标本,平日常用的中医药解释图表说明非常的详细,种类非常的多。
如果对这方面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花大半天在馆内慢慢地仔细研究。
里面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是在校大学生志愿者,提一个小小的意见就是希望检测仪能够常常的对外开放,这样可以让参观者更好地体验中医理疗。
医史博物馆成立于1938年7月,是中国最早建立和目前具有相当规模的中医史专业博物馆,馆藏从新石器时代以来的中医药文物14000多件,《黄帝内经》、《伤寒论》和《本草纲目》等古今医籍6000多册,医药报刊3000多册/种,其中不少是20世纪20、30年代稀见中医药刊物。
分综合馆和养生康复、针灸推拿、中药方剂、中医文化、中医科教5个专题馆,展示的实物史料,反映五千年来中医药学发展的重要史实和主要成就,在中医史教学、普及中医科学知识、促进中外医学交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医史综合馆中的展品和展示项目有“中医药千年回响”铜浮雕、“精气神”浮雕、阴阳五行雕塑、历代医家及医事活动雕塑,汉代马王堆出土的花椒、桂皮,唐·太医署场景,秦代五角形下水道管,宋代八卦串铃,明刻本《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明代獬豸熏,明代葫芦形黑釉特大药坛,清末《世补斋医书》书板等。
地址:浦东新区蔡伦路1200号中医药大学内(近华佗路)电话:(021)51322712开放时间:周二-周日:9:00-16:00,周一闭馆,国庆节、春节期间,周一照常开放。
门票信息:成人票15元;成人年可免费带一位未成年人参观,离休干部、军人、本市70周岁及以上的老人可凭相关证件免费参观;青少年团体可享7折优惠票价;上海市中小学生凭学籍卡免票参观;“国际博物馆日”、“中国文化遗产日”和每月第二个星期六为详情咨询景区日。
蔡伦路华佗路 - 公交站 110米途经公交车: 1057路 浦东14路蔡伦路金科路 - 公交站 110米途经公交车: 张江有轨电车1路金科路蔡伦路 - 公交站 197米途经公交车: 1057路 1090路复旦大学张江校区 - 公交站 409米途经公交车: 浦东25路

上海中医药博物馆开放时间地址门票信息

上海中医药博物馆,里面的展品,是向我们介绍中医从古至今的发展历史。
还有一些针灸工具,制药工具,都很特别。
博物馆分为三层。
三楼的展品是一些中草药标本和一些动物标本。
地址:浦东新区张江蔡伦路1200号开放时间:9:00~16:00(周一闭馆)。
国庆、春节期间,周一照常营业)。
:

门票价格:

.每张参观票15元,一个团(10人以上)。
提前2~3天)每人每张照片12元/10元。
免费门票和优惠待遇如下:1、离休干部、现役军人、残疾人、本市70周岁(含70周岁)以上老年人凭相关证件免费参观;2.成年人可以带一名未成年人免费参观;3.青年组7折,其他组8折。
4.“国际博物馆日”、“中国遗产日”及每月第二个星期六为免费开放日;5.每年的5月15日至6月15日为免费开放月;6.每年暑假对青少年免费一个月(全年免费70天以上)。
导读:中医博物馆自2004年开馆以来,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医发展和概况的大门。
值得一游。
这个博物馆是非主流景区,还是安静点好。
可以好好走走,学学知识。
场地很大,展品丰富但不枯燥。
有学生志愿者可以讲解,也可以下载一个软件实时讲解。
推荐到这里,很高兴你来了。
博物馆里值得一提的是,针灸铜人铸造于1744年。
共有九个展区,其中中药标本展厅已有50年历史。
其中很多都是很有价值的药材。

全国十大名老中医

全国十大名老中医如下:

1、裘沛然

1934年9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上海市名中医。

2、邓铁涛

1938年9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广东省著名老中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3、朱良春

1939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苏省名中医。

4、李玉奇

1939年3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5、李辅仁

1941年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

6、干祖望

1930年2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7、阮士怡

1955年7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天津市名中医。

8、郭诚杰

1949年9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陕西省名老中医。

9、郑新

1961年8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10、李今庸

1947年12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湖北中医大师。

潘朝曦是谁

潘朝曦潘朝曦,江苏连云港市人。
1949年生于中医世家,先后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和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师从当代中医泰斗张伯臾教授五年,尽得心传。
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上海名医特诊部特邀专家、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文化教研室主任,以及上海诗词学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浦东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文名:潘朝曦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江苏连云港市出生日期:1949年职业:中医学家毕业院校:南京中医药大学代表作品:《洪昭光“健康圣经”大颠覆》名医问答丛书-肿瘤的治疗与康复艺术简介著名中医学家潘朝曦教授和他的“名医问答丛书”以擅治各种疑难重危病症疗效显著而闻名海内外,多次应邀赴日本、英国、马来西亚等国会诊和讲学。
医余博涉社会、人文、古代天文、军事等诸多学科,造诣颇深,尤精于诗文书画。
著有医著十余部、艺术类著作三部,发表医学及文化类论文数十篇。
中央、地方及海外媒体均对其均作过专访,其业绩已被载入多部医学家及艺术家辞典。
除著有医学专著10余部外,还参与主编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大约是2008年始,笔者供职的《康复》杂志在申城启动“社区健康关爱行动”,定期到社区开展公益健康讲座及咨询活动。
因纯属公益,只能象征性地给参与的专家支付些许微不足道的酬劳,由是在邀请专家时往往应者寥寥。
彼时的潘朝曦教授早已誉满杏林,蜚声海内外,是各大知名医学论坛的座上宾,各地高校的邀约不断,频频于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各大媒体露脸。
我刊这一定位相对“草根”的活动,在试探性地邀请他出席时,他却出乎意料地欣然应允,全无名家派头,且从不提报酬。
他主持的每场讲座,深入浅出,挥洒自如,往往一席难求,听者甚众。
因有了像他这般的名家参与,“社区健康关爱行动”得以顺利开展并渐入佳境。
每念及此,我刊同仁均感佩不已。
熟识后,慢慢了解到,潘教授还有多年捐医赠药、集巨资修路等诸多义举,且坚持数十年在普通门诊坐诊,主动放弃主持专家门诊相对优厚的收入,在当前医界恐怕也是空谷足音。
医之大者,药王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如是论述:“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智愚,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潘教授以名医之身,眼中无贵贱之分,怀仁爱济世之心,普同一等。
在医患纠纷、医疗红包已成寻常事的当下,在普通大众看病难看病贵、优质医疗资源为少数人专享的如今,药王的训条早已被许多医家置诸脑后。
医疗界之所以乱象丛生,原因难以一言穷尽,但有一点毋庸置疑:“普同一等”的大医之风的缺失,当是许多从医者必须反思的命题。
医德与医术,是成就一名医家所不可或缺的两翼。
潘教授除医风为人称道外,其医术同样有口皆碑。
潘教授有言:“疗效是硬道理。
”有媒体报道,每遇疑难杂症,他“犹如运动员挑战极限,他会兴奋”,甚至废寝忘食,阅典苦思,四处求教,其屡起沉疴、起死回生的案例恐怕已是不胜枚举。
大医精诚,精者,精进也。
潘教授功成名就而不言退,以耳顺之年,载誉之躯,仍不辞颠遥,在辛劳的坐诊、教学、研究之余,笔耕不辍,著述甚丰。
每与潘教授接触,除钦佩其精湛的医术外,还被他的狷而不狂、犀利精到的言辞所折服,兴之所至,往往出口成章。
偶尔兴起,即兴挥毫,诗书画均是信手拈来,自成一格,他的书画已为收藏界瞩目。
他的诗词曾在《中华诗词》杂志获全国一等奖,现为上海诗词学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书画家协会一级画师、上海浦东美协会员医学之外,文史哲、天文、艺术均有涉猎,且总能给人以惊喜。
天地盈虚,与时消长,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理,非博不能至约。
潘教授能在医术上获得建树,其通才是因,厚积薄发是果,博于学而后精于业。
况且源远流长枝繁叶茂的中医学,有人毕其一生都未必能入堂奥,又岂是仅凭课堂上读几本专业书籍就可以不知天高地厚地望闻问切的?我想,这恐怕也是潘教授能在全国医学高校第一个开设《中国古代天文、地学知识》及其他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和参与主编卫生部“十一五”研究生规划教材《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的原因所在吧。
在急功近利、充满浮躁之风的学术界,潘教授以其冷静而独到的坚守,维护着中医学的纯净与高贵,传承着中医学问的博大与精深。
一年多前,潘教授赠我新著《洪昭光“健康圣经”大颠覆》一书,该书以医家极其严谨负责的态度,对某些哗众取宠、混水摸鱼的养生理论进行了冷静和严肃的批驳。
一年多来,我常置于案头不时翻阅,受到启发很大,获益颇多。
孰料,潘教授转眼间又送来厚厚一叠书稿,“远离疾病,让生活更美好”名医问答系列丛书即将付梓,并嘱我作序。
惶恐之余,深感欣慰。
在互联网上粗略检索一下,有关疾病的发病数据触目惊心。
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发病剧增,未来十年在中国和亚洲其他一些国家这三大类疾病将进入发病高峰期。
目前,我国单高血压发病人数就达1.6亿;糖尿病发病率全国高达7%~8%。
环境、抽烟、嗜酒和食用不健康的食品,加上人口越来越多,预计到2020年,全球每年新发生的癌症病人将达2000万。
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全球五分之一的癌症新增病例将出现在这里。
北京市每年新增肿瘤病例2万余例,上海市4.8万例,浙江省9万余例,湖北省11万余例近20年,我国癌症死亡率上升了29.42%,占死亡构成的24%,是中国第一位死因。
坚信没有不能治愈的病的潘教授,在病魔疯狂肆虐人类的当下,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态度,适时推出的这套丛书,再次以深入浅出而又通俗易懂的笔调,穿插趣味横生的故事,把高深的医学知识通俗化、趣味化。
当前,科普书不少,但能把中西医学融会贯通且文笔生动的读物却寥寥无几。
医者一人力量有限,但把医学知识教给大众,这力量就变得无限,其功大焉。
撰写本序时,4月的申城感受不到阳春的和煦骀荡,却是乍暖还寒、忽冷忽热的时节,理论上早该来临的阳春并没有如期而至,气候环境愈发地捉摸不定。
新闻中,西南数月干旱、北方暴雪成灾、玉树强震、冰岛火山喷发我们生存的空间渐渐地开始以一种嘲弄与戏虐的姿态给我们以难堪与不安。
自然与人类已共病,我们如何应对,如何反思?中医之道,道法自然,而环境对我们的报复与戏弄,这大概正是我们盲目自大、漠视环境、自毁家园、逆大道而行的恶果,鉴于斯也可以说——人类的很多病是自找的。
大医者,愿天下无病;大医者,愿生活更美好、和谐。
作品赏析

上海比较有名的老中医

刘嘉湘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上海国医大师,第三、四、五批国家级名老中医,“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
刘嘉湘从事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与科研、教学工作40余年,对中医扶正法治疗癌症研究有较深造诣。
他强调癌症的治疗要正确运用扶正祛邪的方法,并且倡导和实践了“扶正治癌”理论。
目前扶正法已成为治疗癌症的主要方法。
严世芸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曾任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院长,是第三、四、五批国家级名老中医。
严世芸从事中医医、教、研工作40余年,擅长诊治子宫出血、宫颈病变、妇科肿瘤、尿失禁、冠心病、慢性心衰、心律失常、中风后遗症、消化道及呼吸道疾病、颈椎综合症、肝、胆、胰、胃肠消化道等多种疾病。
蔡淦上海著名老中医,第三、四、五批国家级名老中医,从医四十余年,擅长诊治各种胃肠疾病(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前病变、慢性腹泻、胃肠道肿瘤手术后调理)、II型糖尿病及各种内科疑难杂症。
目前主要担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主任医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脾胃病学科带头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导师等重要职位。
陈湘君上海十大名老中医之一,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风湿科主任医师,首届上海市名中医,第三、四、五批国家级名老中医。
陈湘君四十年来一直工作在临床医疗、教学及科研的第一线,擅长用中医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皮肌炎和多肌炎、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硬皮病等各类风湿病,同时对内科各种疑难杂症的诊治也多有良效。
彭培初上海市名中医,第三、四、五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是国内最早提出前列腺增生症从温肾活血论治这一学术观点的医师。
擅长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疾病;前列腺疾病(如慢性增生、前列腺癌等)的中医治疗。
目前据小编了解,他作为中医内科主任医师、泌尿科主任医师,主要出诊地点有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市中医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等。
柏连松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肛肠科主任医师,上海中医药研究院肛肠病研究室主任,还兼任卫生部新药审评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肛肠学会副会长等职,是第三、四、五批国家级名老中医。
柏连松从事中医工作40余年,将中医传统方法与现代医学的先进技术相结合,不仅发挥了中医药治疗的优势和特色,还研制了许多新药,是诊治肛肠科相关疾病的上海著名中医专家。
王灵台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肝病科主任医师,上海十大名老中医之一,2020年获得“上海市中医药杰出贡献奖”。
王灵台从事肝病临床及研究30余年,最擅长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酒精肝、难治性肝病的诊治。
他不仅开辟了中医药治疗慢性乙肝的新途径,还建立了慢性丙型肝炎的辨证分型标准,提出了从肝论治亚临床肝性脑病的假说等。
王文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医师、教授,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所长,2020年获得“上海市中医药杰出贡献奖”。
其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老年病和中医理论肾本质的研究。
在老年病和代谢性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其擅长以中西医结合诊治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及其各种慢性并发症,包括血管、神经、肾脏病变;肥胖、脂肪肝;其他中医杂症。
吴云定上海市香山中医医院伤科主任医师,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施氏伤科疗法代表性传承人,曾获得第四届“上海市名中医”奖。
其擅长中医药辨证论治治疗腰腿痛,颈肩痛,股骨头无菌性坏死,骨关节炎等;手法治疗腰腿痛,颈椎病疗效尤其突出;对尺、桡骨远端骨折,锁骨骨折,肩关节脱位等常见骨折病,以手法整复,固定,敷以施氏伤科特色膏药,口服中药汤剂辨证论治,持“骨折三期分治”理念,疗效显著。
陈红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医乳腺科主任医师、教授,获得第四届“上海市名中医”奖。
作为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外科学乳腺病学”带头人及顾氏外科第五代传承人,陈红风主持了国家级和市部级科研项目等30余项,擅长诊治及研究乳腺增生病、浆细胞性乳腺炎、转移性乳腺癌及难愈性创面窦瘘等,获全国杰出女中医师、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著名老中医等殊荣。

上海中医药博物馆的介绍

由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华医学会医史博物馆、中药标本陈列馆、校史陈列馆三部分组成,于2004年12月建成开放,建筑面积为6413m2,陈列展出面积约4000m2,年开放日超过300天。
博物馆弘扬中医药和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药科学知识,反映中医药学从形成到繁荣、从继承到创新的轨迹,是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学和中医药文化的缩影。
博物馆是全国、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普教育基地,上海市科普旅游示范基地,上海高校民族文化博物馆,浦东新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雅致、新颖、大气,向世人展示中医药文化的风采。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或采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网站刊发此文旨在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内容等问题,请联系本网,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同时,本网站不对所刊发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原创性等进行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对于因使用或依赖本文内容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